第一百四十章 问一(二)

    第一百四十章 问一(二) (第3/3页)

么仅剩下一个冯元了。

    并且冯元作为人选。会起更好的作用。

    天就冷下来,三天两头的刮着呼啸的西北风,刮得天上的黄云马惊蛇走,惨淡无比。

    但郑朗动作得快了,尽管程琳那边急着要字,郑朗也没有管。否则老太太马上一折腾。自己再随着在儒学上折腾一下,多少有些不大好。

    对宋伯说道:“去冯给事中家里?”

    姓冯,又是给事中,天下独此一家,江杏儿美眸亮了起来,惊喜的说:“郑郎,又要去交流字?”

    皇帝的老师。字写得还能丑吗?

    “还要交流字啊,难道嫌麻烦不够多?”就是交流字,也不会选冯元,他的字也许写得不错,可对自己参考价值并不大。郑朗突然再次想到了崔娴的话,某些方面,她说得很有理的,自己托她的丫环带了那些话,是不是过份了一些?

    “那么郑郎去他府上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在儒学上有些问题,没有想明白,他对经义的精通,冠盖天下,罕有人能及,所以前去拜访。”

    “听经义啊”江杏儿兴趣立刻减下来一半。

    不是讲经义,那样郑朗还能扬扬名,这是听人家的经义。

    但是不是这样?

    冯元正好下值,听闻郑家子登门求访,立即半开中门,亲自迎了出来。

    郑朗深施一礼,道:“后生那敢。”

    半开中门就不得了,亲自出来迎接,自己多少当承受不起。

    但冯元心里面清楚,此子在小皇帝心中位置多重要。不仅是才华,宋代才华好的人很多,主要是他所说的法度,深得皇帝之心,还有那股骨气,事实也如此,字悟出以后,原来字中的棱解也就减弱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才是大臣之体。

    他与小皇帝是这样看的,事实有些偏……事实是郑朗xìng格淡散,大臣之体,郑朗想过没有?

    “不用谦逊,某听过你的一些事迹,十分喜欢,甚至还要从子向你学习。”冯元无子,以兄子作为他的养子,说的从子正是这个亲侄子。

    郑朗抬起了头,看了看,一个长方脸的老人,快接近六十岁了,长相十分儒雅,那是内质的芳华外流之气。并且此人的xìng格十分宽厚,越是这样的长者,郑朗心中歉意越重。

    但更有一份紧张。

    此人是宋代最顶尖的大儒之一,七岁就开始读《易经》,自己是不是有点班门弄斧?道:“哪里敢?”

    冯元呵呵一笑,也不是很狂嘛,但凡有些才气,稍傲一傲,不算过份的。好奇地问:“你为何拜访我?”

    字非是我长,画也非是我长,琴略弹弹,但绝对拿不出的。若是“走后门”此子根本不会屑之。

    “晚生只是在儒学上遇到了一些难题,想请教冯给事”郑朗再次抱拳拢袖,深施一礼。

    “好,但那个仁义不要说了,有的某现在也没有想清楚”冯元说到这里,好笑起来,这个神马的仁义,让他头痛了好久,最后居然没有想出〖答〗案。不仅是他,孙奭那么好的学问,同样被难倒了。致仕离开京城时,说了一句话,谁个有准确的〖答〗案,别忘记了,写信通知老夫啊。

    但老冯不知道他的麻烦就马上到来了。!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