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计

    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计 (第2/3页)

了,偏偏让此子一些曲子,诱得动了凡心。”

    几个大佬又是低声乐。

    还是心态问题,若是所有大臣都在这里,里面有许多中层官员与年青官员,未必不眼红。到了他们这地步,郑朗有可能二十年之内,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地位,何必吃这个味?

    不过小皇帝倒想到了一件事。昨天郑家子可是拒绝了自己赏赐的,并没有象对大和尚知曰那样,用才气进行“胁迫”。为什么拒绝自己?想了想,终于想出原因。郑朗只是怕引起以后的麻烦,到了小皇帝心中,却成了法度二字。不收自己的赏赐是法,偶尔为自己难得开心一回写字作长短句,是度,只要不过份,可以稍松一些,但不能超过度的范围,于是出去后又对阎文应戒告一番。

    这样解释就通了,忽然想起郑朗的眼神,那种眼神很古怪,以前偶尔在大娘娘,以及小娘娘眼中才看到过的,似乎是关爱。但很快将这个念头抹杀,他这个小屁孩子,对自己关爱什么?倒是自己的老师冯元才有这资格。可知道,这小家伙对自己很有好感,不仅是忠心,这份情感,他能感得到的。

    老太太也在后面发呆呢。

    本来只想借郑家子将窃字一字,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,没有想到居然又出了这桩事。当然是好事,看来真有天才啦!不过不能只关注郑家子了,既然提出来,似乎想法也不错,商议正事要紧。于是在帘后咳嗽一声。

    懂的,几个大佬埋头苦思。

    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,几个大佬也不是真吃白饭长大的,瞬间想出了许多主意。不是要让契丹小皇帝与贵族们变得浮华吗?宋朝什么多,才子多,派一些年青的才子,例如象文彦博、欧阳修之流,要年青,要英俊,要象南北朝才子交流时那样玩,一出场,物宝天华,人物风流,让无数妹妹眼睛冒金星,发出尖叫,其他的青年男子眼中艳羡,还不得不为之喝彩。长相次一点也没有关系,但要有绝对的才华与气度,例如郑家子。

    “这个不行,他还要省试,”小皇帝打断了夏竦的话。

    “是,臣作一例。”

    诸人又莞尔一笑,很轻松的气氛。不是好笑,是压力得到了释放,知道契丹的底细后,几位大佬心中都有了信心。事实自澶渊之盟后,两国很少交兵了,有时候出出兵,多是做一做样子,好有谈判的本钱。而且也正如郑朗所说,宋朝怕契丹,契丹没有必要时,对宋朝也头痛。那一次辽圣宗与萧太后逃回来后,心中其实很侥幸的。

    继续议事。

    这些才子选出来后,出使辽国,到辽国进行交流拜访,人家契丹很有礼貌,一次次派出使者,也轮到宋朝客气客气。

    先用才气带起契丹人喜欢文华之气。

    中原人喜欢文华没有事,自古以来就是如此,契丹人喜欢文华能成么?他们是马背上的国家,从马背上下来,吟诗作赋,那岂不完蛋了?

    这一条计策很快得到大家认可。不成功,也是宋朝向契丹示一个好对么?

    然后再给他们一些精美的工艺品,甚至主动派出技工传授他们的制作技术。进一步腐蚀。这有一个名词,叫文化入侵,可惜诸位大佬都不懂的,仅隐隐知道有很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甚至找一个借口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