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有情,天无情

    第一百九十五章 天有情,天无情 (第1/3页)

    听从读者意见改了一下版,每一章从三千几四千几的字,改成了五千几六千几,这样好不好些,请大家讨论一下。

    崔娴敢说我就要做房妻?只要她敢说,保证郑朗敢出之!有这心思也不能说,脑筋转了一转,说道:“郑郎,你看,如今你有杏儿妹妹,四儿妹妹,将来妾出阁,还会带上环儿,当年你爹爹在的时候,本来也不想纳这么多娘娘的,是因为郑家一直单薄,所以才纳了,对不对?”

    咱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,行么。

    郑朗让她的小心思弄得呵呵一乐。

    他一笑,崔娴胆子更壮,又说道:“况且你也是一个散淡的人,家中真的小妾多了,妾不会吵,可这些小妾们当真一个个都是省事的主?多了,矛盾必然多,肯定会吵。郑郎,你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吧。还有呢,杏儿与四儿你知道,环儿我知道,可宫里的人出来,我们都不知道。万一是好幸运,万一不好呢,她们是陛下的人,谁个敢说?”

    “你别绕,直接说你的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以妾看,最好拒……之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陛下不同意呢?”

    “陛下仁爱,xìng子软,只要你坚持,陛下一定不会强迫的,”说到这里,崔娴脑袋瓜子又转了,不对啊,自己这个小丈夫连自己的一些“小毛病”都不能忍受,万一皇帝赏下来的女子脾气不好呢?豁然开朗,说道:“他要强迫你,他是君,你是臣。那只好听天由命。”

    “又在用小脑筋了,”郑朗在她头上敲了一下,无奈回屋。大约让她不知道从哪里识破,玩不下去,不玩了。

    准备车辆,车子多。崔家两个哥哥带了两辆车子过来,郑朗带了两辆车子过来,此次又雇了三辆车子。崔娴拉着大娘的手说道:“大娘,我也想去。”

    “傻孩子,陛下没有召你进去,你怎么好去?”

    “妾就坐在车子上等你们。”

    “皇城也不是看不到。”

    坐在车子上无非在皇宫外面等候,然而东京城的皇宫,非是唐朝的洛阳与长安,因为五代动乱,国家不稳定。所以前几代虽然将开封选择成了临时都城,可是建筑很简陋,就着原来的州衙慢慢扩建起来的。几乎就在开封城的正中心位置。进皇宫一般百姓不要想了,可想看一看皇宫的城墙、皇城的大门,还是不困难的。

    “意味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是自己小丈夫进皇宫,自己做为妻子身份在外面等候,所以说意味不一样。但郑朗还是摇头,当真她是这个意思?虽让自己训斥了一下。改了一改,想完全改掉大约不可能。

    也不是很排斥,想她做到一点不吃味,那是奢望,包括大娘大内。当真看着亡父将一个个小妾领回家,心里面很开心?只要能象大娘一样顾全大局就行。

    至于那个才华什么的,郑朗根本不在乎。有不反对,无也不岐视。相貌足矣,那怕稍差一点,也足够了。关健就是能有大fù的容人之量,不能拖自己后tuǐ。

    腊月,晚上的天气寒。可是东京城太大了,那怕就是这个寒冷的夜晚,街上有的是不怕冷的人,一大半的店铺开着门,继续在做生意。到了皇宫,郑朗与七个娘娘在阎文应的牵引下进了皇宫。

    崔娴爬到杏儿与四儿的牛车上,问:“你们以前是不是这样在皇宫外面等?”

    “是啊。就是那一晚郑郎没有回来,奴很担心,然后让宋伯驾着车子在外面等了一夜,结果第二天郑郎出来时,却被送到了开封大牢。从哪以后,奴每次看到郑郎到皇宫。奴就很害怕。“江杏儿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是也一种光荣。”

    “崔小娘子,若是奴想,宁肯不要这种圣恩与光荣,也不想担惊受怕。”四儿说道。江杏儿虽知道不可能,也赞同的点了一下头。崔娴看着她们说话时平静的眼神,默然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进了皇宫,小皇帝很好奇。

    几个娘娘平时做了一些好事,心地不错,又加上有了郑朗,于是京城也在传,小皇帝就听到一些。

    心中又有些艳羡,事情过了许久,对刘娥恨意越轻,可生母之痛,还是让他很伤,郑家子说得对,若是养母再软弱一点,那怕让他寻几个借口,见上几面,也能了却心中的遗憾。在这种心思下,赵祯更觉得郑家的大娘难能可贵。

    但小赵祯,你可想过郑家仅是一个平民家庭,小官宦家庭,保持这种和平是可能的,你那个家是什么?是皇宫。古今往来最丑恶的地方。估计与他讲这个道理也讲不通,看他自己苛得吝得,苦逼得,还象一个皇帝么?

    阎文应将七个娘娘带了上来。

    崔娴是不能召了,一是没有正式成亲,来到京城是救急,本身多少逾了礼数的,二就是成了亲,他不是老太太,能召,差不多大小,有忌讳,若召,只能以后宫嫔妃为借口召见。

    倒是江杏儿与四儿仅是妾婢的身份,召见进宫,没有争议。

    小皇帝看了看,郑朗来到郑家七个年头了,七个年头过去,连七娘都四十出头,郑家庄平静的生活,大娘的薰陶,几个娘娘脸上闪着和善的神情。

    第一眼让小皇帝看了很喜欢,看相貌就知道是心地善良的几个母亲,没有这样的母亲,怎么养出这样的儿子。

    不过紧张是有的,几个娘娘皆有些侷促不安。

    颤着声说道:“见过陛下。”

    要往下伏。

    其实就是跪,这时候还不兴跪,伏看怎么样伏,若行大伏礼,与跪差不多。

    “几位大娘请起。”赵祯虚扶。冲阎文应使了一个眼sè,他不好扶的,可是阎文应好抚,将她们一一扶了起来,说道:“请坐。”

    爱屋及乌,客气得不行。甚至连椅子早准备好了。

    几个娘娘如坐针毡的坐上去。

    小皇帝又说道:“朕早听说几个娘娘的慈爱之名,今天一见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妾身哪里敢当得陛下的夸,只是做一些份内的事,倒是陛下仁爱之名,妾身听儿子时常提起。”

    赵祯又用温暖的眼睛看了郑朗一眼,这个少年人,对自己是很忠心的,说:“郑解元。朕打扰你学业,喊你前来,是一件事要说一下。内宫中有许多织女,不仅是刻丝、丝绣,还有一些织绢织丝的织女。数量很多,养在深宫,内宫每年会用去很大一笔开支,朕又不想用这些奢侈的丝帛。于是成了浪费。可随便将她们出之,有可能会让她们迎来艰难的生活。朕想到了你家,若有家眷者,想返回家中的,你安排一下。将她们送回去。并且也能甄别,有的人回去后,物是人非,未必在家中受欢迎。若不想返家者,朕也看到了,你能将她们井井有条的安排。也算了结朕一件心愿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