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四章 悲丝(下、加一更)

    第二百六十四章 悲丝(下、加一更) (第1/3页)

    全文字无广告第二百六十四章悲丝(下、加一更)

    “你是说一切都是假的?”

    “全是我有意安排的,”郑朗淡淡道,棺材有人说话,灯笼摇动,他长袍下摆无风自摆,使人看上去似是几个小鬼在揪住他的长袍喊冤,还有符自动升上高空,都好安排。(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)

    只有天空中别无一物,却让许多声音在天空上传出,难度有些大,但说开也没有什么。

    真没什么……

    “能不能先说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能!”郑朗想都没有想,答道。

    不能揭,至少现在,工程比他想像的复杂,人虽多,最高峰时达到七万五千劳力,可江堤啊,还有一些河湾深湖啊,使得圩堤比起去年难度更高。本来以为这么多人是浪费劳力,事实就是这么多人,竣工的天数却会比去年更晚。

    太平州仅是一个小州,能有多少官吏指挥?

    没有足够威信,一旦发生更多的混乱,结果更糟糕。

    问鬼对于现在百姓来说,有些神奇,有些害怕,可起了一些威压作用。

    但一件事可以无限将它放大,比如坏处,某些瑕疵之处,或者好处,某些良处,又说道:“你对陛下说,夫子曰,鬼神敬而远之,是敬,必须保持距离。千万不能亵而近之,人鬼殊同,以凡人之躯强求它,亵渎它,与它走近。这不是鬼神,是神棍,那些装神弄鬼蛊惑君王的更不是什么高僧神道,乃是妖孽,国将亡,妖孽必出。这些妖孽不仅是奸臣,也有这些大神们。”

    后面几个皇帝没有事,只有宋徽宗,让蔡京与这群神仙们,将宋徽宗变成了什么?居然让他听信神仙的话,金人入侵没关系,只要神仙们站在城头上作一下法术,撒豆成兵的什么,金人就灭了。

    古今往来多少事例,一次次发生,就没有人吸收教训。

    又说道:“先帝兢兢业业,十分爱民,但因祥瑞之事,必将为史书耻之。”

    王昭明又不敢言。

    做宋朝文人还是不错的,可以畅所欲言,可以杀皇后……

    “明年这时吧,到时臣还会给陛下带来一份更大的惊喜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惊喜……”王昭明很幽怨,问到现在,几乎在打哑谜,至少你透一点风声出来,也能让我好回去交一个差。

    “明年这时太平州有可能正式向朝廷贡税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?你还筹了那么多钱呢。”

    什么东海龙王送的,钱一定是郑朗用了某些手段筹来的,如何偿还,朝中无一人想明白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钱帛物资,太平州用什么来偿还?”

    “那……”

    “明年真相会揭开!”提到这件事,郑朗万分不悦,若没有灾民,何必出此下策。赵祯亲自来,也不会说。甘蔗啊,想一想,几千亩蔗种地,大田会是多少?往粮食上牵引,会牵出多少事?好在明年会发生一系列大事,自己能得到一些喘息,并且问鬼谜底,会多少吸引一部分注意力,罗嗦的人不会很多。若加上这笔钱,必然有很多大臣弹劾自己。

    等吧。

    真相出来,看到好处,弹劾的人也就没有了。

    又说道:“我们在修中庸。”

    “开始修了?”

    “还没有,整理准备了一个多月,明年春天正式动笔。中间提到过一件事,说我宋形势很象比卦……”淡淡复述一遍,又道:“契丹虽没有我朝富裕,也没有我朝人口多,面积比我朝大很多,军队力量更强,实际国力更高。”

    王昭明无言。

    这是每一个宋人心中最深的伤痛。

    太监也不例外,宋朝太监不是很多,眼下为止,最多时才一百余人,最少时才六七十人,说其中有多少坏太监,真的很少,包括童贯,那可是将党项人杀惨的主。有的太监在战场上,有的太监在后宫,皆有建树。

    至少与唐朝相比,宋朝太监要好上十倍。

    “我朝必须团结。无论任何人,君子党好,或是实权党也好,都不准结党,谁结党就必须将谁贬出朝堂,严惩不贷。”郑朗斩钉截铁地说,范仲淹不行,吕夷简不行,后来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也不行。

    不知道欧阳修会不会写《朋党论》,若敢写,自己就敢拍,什么时候将欧阳修拍死什么时候为止。

    结成朋党,掀起党争,还有理!

    “为什么说到结党?”王昭明觉得不可思议,唐朝牛李之党为害多大啦?什么人还敢结党?

    “王内侍,去吧,回去后有可能你就会看到听到。”

    王昭明纳闷地告别。

    走下圩堤,船夫恭敬地冲堤上敬了一个大礼。

    “船家,你敬谁的礼?”王昭明不解问,难道你也看到堤上有一个鬼?

    “是知州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