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战(上)

    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战(上) (第3/3页)

,土门更在塞门东北)与安远寨皆在延州西北,不知道后方有没有西夏军队,想凿穿中部道路,到达延州会有很大风险,就象将东北的永平寨兵力调到保安军一样。至于分兵让三寨担当多大的风险,狄青也是无可奈何了,虽然事后证明是虚惊一场。

    “好,”郑朗喝道。

    短短一刹那时间,狄青就安排妥当,包括延州城与保安军的布防。然后转过头来看着杨文广,说道:“杨指挥使,你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“末将也认为能一战。以前夏贼寇保安军与承平寨,不克,有诸多原因,我两军将士英勇,敌人虽多,诸族夹杂,军心不齐,又用弱军做为损耗,折其锐,长途跋涉而来,士兵困惫,所以一击得功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,”郑朗额首。

    苏克青也说过类似诸族不齐心的话,但杨文广分析得更全面,用弱旅做先锋,固然死掉无所谓,反正是炮灰,不过易折其锋芒,这种打法不是很高明的。长途跋涉而来,似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。又道:“你指敌人想要偷袭我军,为了避开我们的斥候,可能是昨天开跋土门,于夜急行军而来,所以临近,我们的斥候才听到敌军袭击消息?”

    “安抚使英明,末将说的正是这个意思,所以能战。不过,不过,”杨文广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士兵,说道:“就怕他们士气提不上来。”

    真正的劲旅是狄青带来的两百士兵,自己带来的京城士兵虽全是骑兵,没有上过战场。大部是刘平的手下,可全部是逃兵,杨文广担心的正是这一点。

    郑朗说道:“士气不用担心,我来,你继续说。”

    “想战,要先派出探子,看看左右与其后有没有敌人,以免中了埋伏。”

    “好,”郑朗再次派出斥候。

    “要战,末将有两种战法,一是过河,在河东一战,万一敌军有大部过来,能迅速撤向延州城,也能与延州城做侧应。

    但短处,有了退路,士兵不会死战。要么就在河西决战,成背水之战之势,若是安抚使能让士气提高,此战必胜。就怕还有敌人过来,一鼓作气,二鼓竭,三鼓衰,我军一战会胜,二战可能会失败

    不象正月,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冻,人与马在上面如覆平地,河水不成为阻隔。此时河面上还有冰冻,但很薄了,不要说马,人在上面踩都十分危险。这条小河就会成为一道小小的天然天堑。

    郑朗思付一下,说道:“西夏国力贫弱,此战出动了**万大军,虽掳获大量物资,然而为了增加国力,带走许多羌蕃百姓,掳获的物资最多勉强供应其百姓的供给,不能持久。我猜西夏大部军队必然撤回。我军新遭重创,此战许胜不许败,我认为就在此处迎敌如何?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都在猜心思,西夏没有后军,在此处迎战最好不过。

    但有了后军,在此处迎战,西夏后面军队再度杀来,四周想抽出一个援兵也不可能,那么会出现严重的失误。不但郑朗,还有延州的几个重要官员,全部有危险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郑朗说道:“范相公,你立即去延州吧。”

    “这,这……”

    “去!”郑朗喝道。

    范雍被他吓着了,连忙带着数位延州官员离开。

    郑朗也没有指望他们,这些人放在这里做什么,反而碍手碍脚。

    然后下令全军集合,敌人很快就要到了,还要鼓励士气,鼓励完了,还要做迎敌准备。

    近三千名将士迅速集合,风更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