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绞肉机(二)

    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绞肉机(二) (第1/3页)

    宋朝以前的保守,冬夜的漫长,黎明时分的寒冷,成就了这次行动。

    但是行宫烧起后再也瞒不住。

    眼下西夏天都行宫因为没有出现没移妹妹,元昊也没有大兴土木修建无数华丽的宫殿。但作为皇帝的行宫,这一片建筑群还是庞大无比的。

    浓烟很快升起。

    野利遇乞刚刚起床,属下急匆匆闯进来禀报,说西夏行宫方向升起大片浓烟,似乎被烧着了。

    “行宫失火?”

    属下不敢作声。

    一会儿又有人进来禀报,宋军到了行宫,人数多,地形复杂,不可能再象行宫前的山营,全部截杀。陆续有许多西夏士兵逃出。

    逃兵立即将消息禀报给了野利遇乞。

    野利遇乞一听差一点昏了,大喝道:“这是不可能的。”

    西夏行宫不是真正的城池,也没有宋朝大城市那么坚固,但有一道围墙,自己还派了两千人留下守护。不仅行宫有两千人,若是宋军袭击行宫,必须袭击前营。

    前营同样不是很坚固,但是宋朝从未向天都山发起进攻,前营的性质会起一个守护与缓延的作用。

    况且离宋朝控制区还有一百来里路。

    这一百来里路不是平原地区,有许多山路,即使宋军出击,自己在一路上设了一些哨所,还有许多巡逻队伍。怎么可能就杀到了行宫,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?

    隐隐他迅速反应过来,猜测到真相。

    宋人有军队,一南一北两支骑军在开花,若是有意配合,会在没烟峡的西侧会合,那么潜伏区域会缩短。

    但还是不相信。

    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行到行宫,最早也得两更时分以后,没有士兵巡逻,没有百姓出没,才能做到不被自己察觉。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怎么能驰援到行宫前,连破前营与行宫?

    忽然大叫:“调兵。”

    太子啊。

    这一刻野利遇乞真的疯掉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郑朗与老种也在看着外面,同时大批斥候已经派了出去。

    因为太子,战术安排全部改变。

    本来是捉住一些人后,狄青会根据情况做出速度改变,慢慢将敌军吸引,然后进入石门峡。从进入石门峡起,自己的中军迎头赶上会合。

    石门峡的尽头是一条很小的河流石门川,石门川两边是一汪平川,再往两边去,是一些小的矮山。

    就在此处迎击敌兵。

    考虑到野利遇乞的愤怒,害怕西夏军队成为愤军,也做了许多布置,最重要的布置将随军辎重车推出来,做成车阵,无论野利遇乞怎么凶悍,他手中的兵力始终有限。

    只要将他的军队拖住,鏖战一会,野利遇乞不得不撤退。

    想撤退只有继续从石门峡返回。

    另一支宋军会借着这时间从侧面绕道石门峡两边的山岭上潜伏下来。

    还是打埋伏,但不是提前埋伏,军队是在运动之中,即便敌人重视斥候,派人查看,石门峡上依然没有一个伏兵。但在西夏军队撤退后,伏兵便出来了。

    伏军将石上的石头砸下来,或者站在山顶上放箭射杀,自己主力军队在后面追击。

    石门峡这一战便会有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捷。

    继续派诱兵出天都山,吸引野利军队的主力于天都山侧,借着其他地方西夏兵力虚弱之时,出兵赏移口、攻打韦州、鸣沙城。

    因此,这个时间把握最为重要。

    只在石门峡这一战,将敌人主力消耗完后,才能执行后面的计划。

    但出现太子,一切皆无法控制。

    甚至会于石门山筑临时简易军寨,让此寨成为一个巨大的绞肉机。

    更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,可是过程谁都无法计算。而且首要前提是狄青能不能将太子带回。

    他也在焦急万分的等待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狄青开始撤军。

    不知道后方在做什么,但相信郑朗与种师衡会做出相应的配合。

    有的没有变,比如将携带过来的抛石机也投入火中焚烧。宁肯烧去,也不能让抛石机成为行军的累赘。

    西夏行宫里有一些贵重金银器皿,一些前来游玩子弟也带着一些贵重首饰,或者山上的铜像。下令便于携带的金银器皿随缘,这不会拖累行军的速度,但铜像的什么,一律不能打主意。

    笨重,也来不及剥取。

    至于行宫里的财富,更是以随缘为主,找到了就算了,找不到,不准士兵浪费时间再去寻找。

    武器盔甲除了西夏人精制武器西夏剑外,其余的全部投入火中焚烧,不准携带。

    马匹留下,其余的牲畜一律不要,这与原计划有所改变。原计划中是将所有牲畜带上,不一定要带回,在西夏敌人追赶时一边跑一边丢弃。战后能找到就找到,找不到拉倒。

    绝对的不能贪心。

    但有了太子,留在此地十分危除,必须出天都山,所以牛羊一律丢下不要。

    这一战击毙了许多敌人,还有许多敌人逃了出去。除了将士外,还有一些贵族,与服侍他们的下人,婢女,以及僧侣。

    后者郑朗刻意说了他们重要性。

    元昊每次出兵吐蕃或者出兵好水川,都前来天都石窟诸寺祈祷。

    大和尚们为了贪图元昊的赏赐,利用宗教,主动替元昊暴行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,宣传他的胜利与侵略战争的合法性。

    元昊也开心,利用国家政权抬高天都石窟诸寺院的地位,最终让天都山这些天窟寺院成了西夏最重要的佛门重地。

    如今将这些大师们捉来,那么很无情的将他们外面光滑神衣剥下,从神权上催毁元昊政权。

    在捉和尚的过程中,顺便将这些寺院也点起一把火烧掉。

    命令下达,再次一把把火腾了起来。

    山上不停的传出各个和尚喊叫与求饶声。

    狄青看着眼前这片情景,忽然笑了,小相公在杭州排佛,来到边疆催毁天都诸寺,战争又选在石门峡,石门峡边上的须弥山石窟规模更大,也有一些寺庙。

    不知道小相公那几个娘娘知道事情真相后,会不会赶来渭州教训小相公。

    当最后一个寺庙火光腾起,狄青看了看天色,下令吹响撤军的军号。

    山林里还有一些敌人的逃军,以及哭爹喊妈的僧侣,但不能再浪费时间,必须到回去的时候。

    士兵陆续归队,将这些俘虏捆起来,放在马背上,会不会因为姿态不舒服,将他们活活颠死,没有人会过问。只是对李宁明态度好一点,狄青亲自将他扶上马,与自己共乘一骑。

    扫了一眼,此战也牺牲几百名将士。也是没法,想不伤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