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八十三章 帅才

    三百八十三章 帅才 (第3/3页)

    接下来于步驼沟筑了宣威寨,这就是郑朗所想的平夏城与永乐城的区别。永乐城前扰银州大川,傍倚无定河,敌人攻打的道路有无数条,平夏城只有北葫芦川与没烟峡两条道路供西夏军队选择,而宋朝边上有天圣寨、高平寨等寨砦拱卫,物资运输比西夏更流通,所以地势上平夏城能坚守,永乐城不容易守住。

    琉琉堡在府州北方,北方是黄河,是西夏人占领的北河套,所以这一寨不能保留,必须焚毁。宣威寨不同,与府州相连,可以互相策应,又卡住了西夏人行军的一条重要道路。

    这种理论,朝中大佬没有几个能懂的。

    可是新的危机已经来临。

    正在郑朗与野利遇乞对峙时,麟州城情况恶劣到了极点,没有水的城市,没有雨没有雪的奇怪天气,被围了二十多天,城中干渴到了黄金一两只能换水一杯!

    苗继宣派了一名斥候,好不容易从后山悬崖上慢慢吊下去,来到府州将情况禀报,你们府州现在有粮有肉有蔬菜有水,俺们怎么办?什么都没有,有的百姓快活活渴死了。

    张亢听了后叹气,然后看着南方,心中有些愤懑,郑行知,别人不管哪,俺是相信你的,这都过了几个月,为什么也不动手,难道真想府麟二州将士全部战死,以成就你的伟大?

    无奈,只好抽调军队,一共只有三千余人,这也是府州能抽出最大的兵力。

    而对方虽让几位杀神弄死许多人,但兵力还接近十万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三千余人带着物资上路,不但要将这批物资送到麟州,还要打通一条通道,使府州的物资能顺利送去好几批前去麟州,这才能使麟州再熬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敌人便象群狼一样,不停的围过来。

    一路厮杀,一路战斗,就象这条道路似乎没有一个穷头。

    三千余人满身血腥的来到柏子砦,一路西夏人不能拦住他们,于是聚集数万骑兵于柏子砦,以逸待劳,准备以近十倍的力量伏击。

    茫茫无际的西夏骑兵涌上来,张亢在脑海里迅速做了一个判断。不能逃,敌人是骑兵是逸兵,自己是步军是疲军,一逃跑会死得更快。也不能逃,麟州军民正等着这批物资救命。

    于是对手下说道:“我等已陷死地,前斗则生,不然,为贼所屠,不会有一人生还。”

    突然张亢眼睛眯了起来,此时起一阵北风,他们从府州而来,站在北边,风吹过,刮起一阵尘沙。绝对没有沙漠与戈壁滩那么严重,但会造成一些影响,比如张亢看到一些西夏人在揉眼睛,大约眼睛里进了沙子。

    大喝一声:“杀。”

    宋军没有想到,反正也是死,不如索姓杀上一通,杀一个够本,杀两个赚一个。

    兔子川奇迹再次上演,一顿砍杀,几万西夏骑军居然被再次杀退,直接让宋军杀死的人不多,但许多人自相蹂躏而死,仅战马就夺下一千多匹。张亢马不停蹄,对西夏的建宁寨发起进攻,西夏军队披靡而走。

    但这一战过后,张亢不得不停下脚步,在建宁寨休整。

    一路打到现在,几乎没有休息过,若不是夜晚寒冷,连夜里都要鏖战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士兵体力都耗尽了。

    元昊却看到一片光明,他也接受野利遇乞的战报,石门川战役还没有打响,野利说了一些情况,包括成克赏在三营山的埋伏。

    他不在泾原路指挥,仅从战报里很难看出什么。范仲淹的出兵,更使他迷惑,既然从环州出兵,那么范仲淹也不敢分兵前去泾原路。算算兵力差不多吧,全部是在野外,自己七万骑兵对付不了四万几千宋朝步军?

    其实泾原路战争只是一声血仇之战,不关他的大局,夺下府麟路才是他的梦寐以求。

    写了一封信,嘱咐野利遇乞小心,又将视线转到眼前战局上。张亢在建宁寨休整,正符合他的心意。麟州城元昊已经当成囊中之物,但是府州还有一些军队,又有许多物资。本身的地势,攻打极其不易。

    不如让张亢呆在建宁寨,用少量骑兵不停的搔扰,让建宁砦的宋军感到威胁与危险,又不赶尽杀绝,利用他们来吸引府州大军源源不断的到来援助。

    那么府州的主要兵力将会凝聚在这一个点上。

    至于建宁寨,那也叫寨么?墙也没有一人高,与野外作战有什么区别?只要在这里将宋军歼灭,府州城兵力空虚,还用什么来守?整个麟府路也就被他囊于掌中。

    朝廷派来查问府麟路战况的官吏与太监也在这时赶到府州。

    折继闵大约心中有些激愤,内侍询问张亢在哪里,折继闵便说道:“他在建宁寨。”

    内侍也不知道建宁寨在何处,以为是宋军掌握之中的一个寨砦,说道:“能不能带某去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你自己要去的,不能怪我,折继闵说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派了一队人马将内侍与官吏一起护送到建宁寨。

    张亢心中也有怨气,认为是上了郑朗的当,没有多理会他们,看了看大队人马休息几天后,精神气恢复过来,说道:“我们再往麟州城出发。”

    内侍吓了一跳,问:“去麟州啊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“贼寇还有多少人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接近十万人。”

    “十万人哪……我要回去!”内侍猛然看了看三千余名宋军,腿一软大声喊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