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百九十三章 打脸

    三百九十三章 打脸 (第2/3页)

心。

    他们作为使者前来宋朝,言行皆要注意,有的还要汇报,平常玩乐可以不问,但今天与郑朗来观戏,回去必须要交待。虽喊郑知州,实际清楚,郑朗是使相的身份,又是宋朝最红的大臣之一。一道观戏敢不说吗?那么观了什么戏,又得要说。只要一说,会产生什么效果?

    甚至不要他们说,事关到契丹公主死因,这出戏曲可能迅速流传到契丹境内。

    立即见效,第二天萧特默与刘六符走在街上,就听到有宋朝百姓在他们背后议论。

    想不明白啊,看来西夏也不是不可战胜,不然不可能去年两面皆败。为什么契丹公主死了,契丹人不管不问?

    只有一个原因,契丹皇室残毒无情,根本就没有管这个公主死活。

    萧特默气得差一点吐血,我们契丹皇室当真无情?

    看一看,太后要害皇上,皇太弟马上通知,皇上也没有因为太后偏爱皇太弟,对皇太弟不利,相反,对皇太弟友好有加。作为皇家,这份亲情,比你们汉人更温馨。

    公主是死得不明不白,但也要考虑到大局。

    他们是这样想的,宋朝老百姓能想到什么大局,他们契丹的百姓也不会想到那个大局,是神马东东!

    指指点点的,呆不下去,立即起程。

    还是富弼。

    赵祯为富弼的精神感动,将他从右正言制知诰升为礼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。

    离郑朗官职仅差那么一点儿,与范仲淹、韩琦等人官职几乎平起平坐,一下子成为宋朝官员金字塔最上那么一撮成员。

    富裕答道:“国有急难,臣唯命是从,来往奔波,是臣的职责,为什么要用官爵来贿赂我?”

    赵祯很无语。

    朕授你官,是因为你的功劳,奖励你,怎么成了贿赂?

    确实,宋朝有一些官员为了讲究气节,朝廷往往难授官爵,不仅郑朗一个,有不少官员都做过类似的事。

    这给赵祯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    郑朗亲自替富弼送行。

    没有宋朝官员想像的那么危险,契丹人也是人,不是吃人的老虎。

    这次胁迫,看似蛮横无理,实际又笨拙又可爱。不要说其他,仅是九曲一战,西夏与契丹死亡十万大军,无数百姓遭受荼炭之灾。顶多增加二十万岁币。但用多少年增加的岁币才能将这次惨失弥补回来?

    低声说道:“富兄,少绢多银。”

    富弼点头,随棉花种植的人多了,绢布价会上涨,但海外会陆续有金银涌来,价必下跌。

    郑朗默视一行人远去。

    虽无危险,但是这次富弼会很辛苦。

    也要回西北,赵祯听说后让他进宫。到了御书房,苗贵妃带着福康公主坐在侧面,见过礼后,苗贵妃说道:“谢过郑相公。”

    听闻真相,苗贵妃十分感动,这是郑朗宁肯自己冒危险,也不让女儿出嫁到契丹的。

    “主辱臣死,是臣的本职,贵妃勿得言谢。”郑朗淡淡说道。

    赵祯很感触,说道:“郑卿,你非是公主的守护骑士,乃是朕的守护骑士,大宋的守护骑士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当不起。”

    这件事传出后,少数人眼红的说着歪话,说郑朗悍不畏死,多数人却是认为郑朗对宋朝忠心耿耿,无人能及。

    郑朗看传得凶,迅速离开京城。

    还要回去一趟,若几个娘娘听到了又不知道会唠叨成什么样子。

    骑马赶到郑州。

    见面大娘娘便责怪道:“朗儿,为什么要杀和尚?”

    “大娘娘,不是孩儿杀的。天都山那些和尚们佛法高深,我派军队前往天都山袭击西夏行宫,狄青将军信佛,于是将这些和尚带回,没有想到半路遭到西夏军队狙击。和尚们骑马不行,丢在后面,让西夏人射杀。你们不要听信外面的谣传,有人说孩儿出世时,红霞满天,孩儿分明是夜晚出世的,那来的红霞?”

    反正让几个母亲们开开心,于是撒了一个小谎,忽悠一下。不然在家中会让几个母亲念叼死。

    四娘让他说乐起来,道:“朗儿,狄将军也是的,既然知道人家佛法高深,为什么不将他们保护好?”

    “是想保护好的,但杀过来的敌人太多了,时在敌境,狄青将军也不能不管手下将士生命安全。哪里想到西夏人居然这么歹毒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不能杀死那么多人。”

    “大娘娘,孩儿真的算好了,西夏人入侵我朝,所过之地,寸草不留。我抓住他们的俘虏,不但没有杀,还将他们安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