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百零三章 吕夷简的心思(下)

    四百零三章 吕夷简的心思(下) (第2/3页)



    办了十所学堂,教导当地羌人番人与汉人子弟入学,不仅是教育,还关健到同化,同样重要,也要看一看。

    朝廷邸报就到了。

    说了富弼的事,与缘边四路没有关系,仅是一次倒行通报。

    当真如此?

    郑朗看了邸报,知道此次议和肯定有了。知道这一结果的还有吕夷简,所以他才敢那样做,什么三条啊,钱帛才是契丹人想要的。有了钱帛,议和就会继续谈下去。

    郑朗将邸报放下,喊来侍卫,写了一封信,快马加鞭,将它送给折继闵,通知陆陵与王勇,开始发动。不是很难,先让陆陵深入到夹山收货,辽兴宗作为皇帝,还算不错的,在他死后,给儿子留下大量的财富。但因为辽兴宗着重享乐,上行下效,契丹官场渐渐变得黑暗。包括契丹西南这两个都监。

    这是执行这一计划的前提,然后直接找到屈烈等人,进行交易,刻意言语傲慢,屈烈等部长时间受到契丹与白达旦的欺凌,那是无奈,势力弱小。但不会受宋朝汉人的侮辱,便会发生冲突,将事态稍稍扩大。

    陆陵等人必然会吃亏,再去找罗汉奴投诉,请罗汉奴替他们找公道。罗汉奴不会将宋人放在眼中,但也不会将夹山党项人放在眼中,可是他已收下陆陵许多礼物。至少表面上会替陆陵说一些公道话,找一个平衡。

    下面便是王勇的任务,蛊惑同行的党项人煽动屈烈。你怎么的也是契丹人,宋朝人狂妄自大,作为契丹的官员,居然替宋朝人说话。难道你们是契丹的猪愣吗?屈烈大人,投降我们党项吧,至少不会遭受这样人侮辱。

    在做这件事时,要王勇尽量煽动其他人蛊惑,自己隐身幕后,毕竟他的身份见不得光。再到陆陵,可以为了表示感谢,送重金于罗汉奴,拉拢感情。一旦两国重新议和成功,罗汉奴必受无疑。趁机挑唆,最终将屈烈逼得走投无路,只能逃离夹山,率部向元昊归诚。矛盾便有了。

    是第一步的计划,第二步计划便是挑动剩下来的党项部族叛乱。

    夹山地域广大,党项人与吐谷浑人不是集中在一起,散落成零碎的一个午小块,如呆儿族与屈烈部就不在一起。得做好,不仅关系到宋朝,还关系到郑朗本人。

    契丹不被西夏打得丢盔卸甲,自己出使契丹,也不要回来了。

    此时富弼在乐寿怒火冲天。忽然他冷静下来,无论吕夷简做了什么手脚,此时他没有资格进入京城。于是想到一个人,他的一位好友,蔡挺。

    郑朗下江南时,蔡挺正好在太平州,借着郑朗的东风,获得一些政绩,官也比史上的大。因为守孝,返回乐寿。富弼将他找到,是好友出了大事,蔡挺二话没有说,不顾丧期,直奔京城,面见赵祯。

    赵祯对此事不知,茫然的让蔡挺可破倒着衫服对便殿(蔡挺父丧,不能着正式朝服),将富弼奏折看了一遍,下了诏书,着富弼将那三个条约以口授的方式讲给契丹人听。

    蔡挺带着诏书又匆匆返回乐寿,富弼一听就急了,口授?谁信啊!自己在契丹说皇帝讲了什么什么的,赵祯没有说,他也说了。那是为了谈判的需要。不立于书面,不要说契丹那个皇帝,恐怕连刘六符也不相信。

    不管了,怒发冲冠,将礼物交给副使张茂实看管,骑马直奔京城。合门使将他拦住,按照倒制,富弼不是宰相,想见皇帝得提前预约,最少得通知皇帝。

    通知皇郸

    富弼想到那个口授,心寒,皇帝是好人,但这个好皇帝照样能让吕夷简迷惑。口喷火焰,合门使一会儿被烧得焦头烂额,乖乖的放行。

    见到赵祯,将事情来龙去脉、利害关系一一说出,然后道:“执政想害死臣,臣死没有关系,但国家大事怎么办?”

    赵祯将吕夷简、晏殊等大佬召进皇宫,问吕夷简是怎么一回事,吕夷简从容答道:“此误尔,当改正。”

    这一刻,几乎颠覆了富弼整个世界观,这个世界太陌生,这个人能无耻不要脸到这种地步,简直让人无法相信。于是火焰再次喷射起来,这几个月来受的契丹窝囊气,以及这几天心中的怒火全部向吕夷简发泄。

    晏殊站出来。

    无奈之,任谁在皇帝面前争吵,皆是失了廷仪,宰相也不行,王曾就是用这招火拼吕夷简的,咱一道玩蛋吧。这样吵下去,富弼会被贬官,自己这几个宰相同样也会因失廷仪而罢相,说道:“吕夷简不可能刻意如此,真乃失误尔。”

    矛盾激化。

    当初富弼落第,范仲淹赏识,引荐于晏殊,晏殊嫁女给富弼。双方的差距,必然造成女方强势。中间夫妻之间发生了多少事,富弼自认为是谦谦君子,不会张扬,外人无法得知口但可以通过他在契丹接到那封家书,便能窥测一斑。

    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,说道:“晏殊是奸邪,与吕夷简结党营私,欺骗陛下。”

    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,议论国事,特别是面君之时,不可以称字号,但对长辈也要适当的加一个官职,比如晏殊相公,执政等等,况且晏殊是寄弼的丈人。

    富弼直接呼其名,可见他心中的怒火。

    不能说西府不知,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