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百四十一章 始(上)

    四百四十一章 始(上) (第3/3页)

点好啊,朕不再是以前那个懵懂少年,经历得多,才知道治理这个国家有多难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有什么私事?”

    “福康公主到了识字的时候,她习朕的飞白体,习得不大好,朕想请你指教一二,就是……偶尔进宫指教那么一两回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郑朗有些傻眼,不知道怎么回答。

    “朕知道,对你来说很为难,但公主还小,没有必要避讳。”

    郑朗继续无语中,你不避讳,可我要避讳啊。

    “朕隐隐感到虽为难你,对朕,对朕的子女会有益处,所以明知道为难……”

    简单的一句话,包含着许多意思。

    他的儿子皆死,只有女儿,若是真没有儿子,以后必须从宗族子弟中找一个接班人,那么他的女儿在他死后,地位会变得低下。

    郑朗也未必能照料得到,但想照料到,赵祯有生之年,必须将郑朗捧到极高的位置。

    也是将郑朗当作一个亲信才说的。

    有了今天的故事,君臣二们的地位将会截然不同,郑朗将会真正成为赵祯最亲信的臣子。

    “陛下春秋正富,未必……”郑朗想安慰,最后迟疑地说道:“臣勉为其难。”

    让福康公主写了几个字,看了看,想了半天说道:“公主殿下,我教你这种字体。”

    将赵家子孙的一种字体,赵孟頫的字体拿出来,教福康公主如何用笔。

    赵祯就坐在边上看,福康公主忽然抬头问道:“郑相公,我听人说你的字当朝第一。”

    “仅论字,不是我的字第一,而是蔡君谟。”

    “蔡君谟是谁?”

    “就是馆阁校勘蔡襄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,蔡襄写的字长进最快,可眼下还没有超过郑朗的字。因为天赋,迟早要超过郑朗的。但郑朗此时的字,绝对也能算是一个大家。

    “没听过。”

    “没听过没有事,我朝写一笔好字的有很多。不过你父皇选臣授你书法一二,倒是选对了人选。论书法也许我不及他,但授人适合字体的大臣,蔡君谟又不及臣。”

    一大一小的两人一边教字写字,一边无聊地说着话,赵祯却觉得这一幕很温馨。这些年发生太多太多的事,只有郑朗站在他眼前,他才感到一份温暖与安定。授了很久,赵祯说道:“就在这里用餐吧。”

    “谢过陛下。”郑朗也不客气。

    赵祯让宫女将纸笔收下去,开始说公事:“朕看过你的奏折,去年你也说过,契丹人会攻打西夏?”

    “陛下,十有**之。辽国皇帝虽然资质不及陛下,也是一个极重亲情的人,兴平公主之死,他一直念念不忘。臣又于西北布了一个些局,眼下逐步成效。契丹西山官员罗汉奴昏庸无能,契丹国内又缺少得力的良臣,加上他们狂妄自大,好大喜功,西夏又没有钱帛厚贿,必然会派兵攻打西夏。”

    “因此,朕想早点与西夏人议和。”

    一般人很不解赵祯的想法,这样好啊,两虎相争,必有一伤,等他们打完了再去捡便宜,更不能议和。然而郑朗先是一呆,然后答道:“陛下英明,非臣之所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