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(下)

    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(下) (第2/3页)

亦有得之以为耻。假之既不足以为重,得者又不足为荣,授受之间,徒成两失。臣请今后任发运、转运使、知州等,更不依例帖职。若其果有材能,必欲重其职任,则当升美官,优其秩禄。况设官之法,本贵量材,随其器能,自可升擢,岂必尽由儒馆,方以为荣。”

    郑朗更无语。

    欧阳修用心是好的,一开始设馆职试,是为了打造精英人士做准备的,毕竟许多进士高中后,岁数还小,到地方任职多有不便,学问不代表着对世务的精通,对吏治的善长。他们身处馆阁,经常与皇上碰面会谈,许多人一出馆阁,因为皇帝的信任与熟悉,升迁起来很快,馆阁始贵,于是又授予一些有大政绩的官员,后来发展今天,外放发运转运使与知州多带馆阁官,那么在馆阁里勘磨失去意义,也失去奖励的含义。

    这一条那天郑朗说宋朝时弊时,也提到过。

    欧阳修提出来本义不错,可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,自此以后,馆阁就是馆阁,非馆阁人士无论立再大的功劳,那怕是升官优禄,也不得带馆阁职务。你是从馆阁里出来的,当然不用担心,可别的官员不会这样想啊。

    要么说不能冗杂,勿必慎重,还有一说,一棍子打死,会有多少人记恨?这些账不会算到欧阳修头上,而会算到整个君子党头上!

    杂七杂八地说下去:“臣见近年风俗偷薄,士子奔竞者,竟有偷窃他人文字,以谒见权贵以求荐举,如邱良孙者。又有广费资财,多写文册,事业又非己出,而惟求势门,曰夜奔驰,无一处不到,如林槩者……这一段很正常,用人家的文章冒充自己写的以求升官发财,终是不好,又不正常了:“又,臣见近降诏书,不许权贵奏子弟入馆阁。此盖朝廷见近年贵家子弟,滥在馆阁者多,如吕公绰、钱延年类,尤为荒滥,所以立此新规,革其甚弊。”

    不但吕家悲催,连钱家也悲催了,这两家那一家没有很高的声望?钱家不如昔,但郑朗在杭州,心中很清楚,依然有着很高的人气。

    “又有张子奭者,其祖张齐贤本不学无术之辈,乃太祖太宗垂幸,于是为相,至于子奭,已成纨绔,朝廷厚其贵家,用其使夏,以至丧权辱国。臣谓今后膏梁子弟,既不临居清职,则前已在馆阁者,虽未能沙汰,尚须裁损……”

    郑朗听得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张齐贤乃是宋朝的一个奇人,饿得没办法,拦住赵匡胤,说俺有好计策,手划十策,赵匡胤认为其中四条是对的,但张齐贤坚持己见,俺十条全是好的。赵匡胤气得要杀他,被人拦了下来。事后想一想,不管计策是好是坏,但胆量不小,于是向赵匡义说了这件事。后来赵匡义用其人,让其科举,考中进士。

    这个进士多半是照顾的,所以有欧阳修不学无术之由来。但张齐贤在相位上很能干,也能称为北宋前期的一个贤相。就算不学无术,也不是你现在的欧阳修能攻击的。

    张齐贤什么都不是,更况论其他权贵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郑朗总算听出来,权贵一无是处,老百姓小吏更是一无是处,进士多半也不值钱,什么才是好的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