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(下)

    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(下) (第3/3页)

只有象范仲淹与欧阳修在馆阁里正式勘磨过一段时间的官员,才是最贵,才是真正的士大夫。

    你若是纯粹的言臣,胡说八道可以,但还有新政啊……滔滔不绝,终于进谏完毕,还有呢,蔡襄等人,再次站出来进谏,但他们稍微好一点,只针对张王二人,认为朝廷处理太轻。连续六封弹劾奏折说完,赵祯也无语。

    可没有结束。

    包拯站出来,将事情经过再次说了一遍,弹劾张王。但说得中规中矩,毕竟他也在事中。

    这也是郑朗要的效果,只要有包拯,张子奭和王正伦这两小子就休想得好。

    接下来又从御史台站出一人,李京。

    包拯弹劾能理解,不仅是弹劾,还是自辨。可李京……此时,因为君子党的一些作为,御史台与知谏院产生分岐。王拱辰就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,看到范韩郑三人归来,君子势头大起来,于是与君子共同弹劾夏竦,但看了君子的行为,包括郑朗袖手旁观,他心中有底,开始倒戈。加上欧阳修天天找麻烦,王拱辰更加不快活。

    此时两大言臣系统已经在分裂。

    刚刚欧阳修还弹劾了御史台,为什么李京要替知谏院说话,配合知谏院倒张子奭、王正伦?

    赵祯也狐疑地看着御史台的一批人。

    李京弹劾完毕,又有一个御史站出来,一个接着一个,毕竟御史台规模比知谏院庞大得多。知谏院弹劾奏文包括欧阳修那一长串子,总共六份,然而御史台是十二份!

    一共十八道弹劾文书,齐发朝会!

    赵祯屈服,朕服了你们行么?再降旨,将张子奭与王正伦弄到岭南。

    为什么御史台配合,是将张王二人弄得更臭,为什么王拱辰转变心意,让御史台将矛头集中起来对付张王二使,真相揭开!

    王拱辰站出来,徐徐说道:“张子奭临去西夏之前,两府已议,勿令元昊自称兀祖、称男不称臣,又说九条勿得变动,十万极数。陛下怜其万民,恐边境又生战火,乃密授张子奭,万一时可增十万。又虑西夏国穷,特放五七万石青盐与我朝市易。不谓不厚矣。然二佞臣一去西夏,便受元昊贿赂,忘主弃国,将陛下密授之言悉数交待,以至贼欲壑难填,复求回易京师,再增十万石青盐于县官易之。时真相未揭晓,然臣僚皆察不妙,纷纷言书。唯有范仲淹丑秽百出,居然说戎狄素贪,非张子奭之过,又云,陛下派使出西夏,满朝缙绅,无一士请行语,唯有张王二人敢行。当真如此,陛下若要选使,勿须从三省各寺监中选官,仅从御史台,臣保证人人敢往,不侮陛下使命。范仲淹新政以来,党同伐异,顺昌逆亡,又以用人为名遮人耳目。前有滕宗谅公用钱案,至今为其包庇,又有庸吏施昌言按察河东路,今又有张子奭、王正伦事也,臣不知其所为。”

    说完,平静的站回班列。

    安静,大殿里静得掉一根针都能听到。

    王拱辰这一推手太厉害了!

    郑朗身体摇摇欲坠,仅是弹劾张子奭与王正伦,怎能就连啊连的,连出这么多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