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二十章 相欢(下)

    五百二十章 相欢(下) (第2/3页)

    ……八月桂花香。

    其实辰光真的变好,国库渐渐丰盈,粮食危机也接着渡过。接着诏书下达,松驰商税,太平的时光真正到来。

    樊楼的生意连带着也变得好起来。

    一个大伯(得,以后还是改成伙计)匆匆忙忙地禀报樊月儿,说道:“小娘子,郑相公带着一群客人来樊楼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怎么招待啊?”伙计犯了难。问东家,东家说问小娘子。樊月儿歪着脑袋想了想,说道:“我去问。”

    高兴地来到四楼,找到郑朗。

    郑朗正在与诸人喝茶,有富弼、蔡襄、曾公亮、王尧臣、张方平,从杭州回来参加馆阁试,不就,赵祯嘉其知进退,授予崇文馆检讨,也是一个馆阁官,当然,官职还是很小,朝堂上是是非非,与他没有关系。

    老师召唤,敢不从命?

    蔡襄不用说了,范仲淹一走,君子最好得再树一面大旗。张方平却有些不大愿意,他根本就不想与这群君子绞在一起。王尧臣同样为难,他爷爷还在邓州呢。曾公亮也不大喜欢。只有富弼心中凄苦难言。

    他呷了一口茶说道:“行知,你早知今天?”

    若是如此,太过神奇。

    “彦国兄,今天时局我不可能知道,但昔曰与你作约,也算准到今天时,你们必败。原因很简单,当今皇帝仁爱,喜静,可你们种种做法,不计后果,不计成败,虽高阔实乃空虚,一年后不得功,陛下会不会让你们搔扰天下。故有此次中秋之约。”

    先是赵祯宣辅臣奏事垂拱殿,赵祯说:“契丹主受礼于云州,恐袭我河东,两府宜设备。”

    本来不用担心的,可是范仲淹信誓旦旦,赵祯万万没有想到范仲淹也会使小心眼,产生害怕。当然,防一手是好事,这个郑朗不反对。富弼退殿后上书道:“河北平坦,河东险阻,河北富庶,河东空乏,河北无备,河东有备,契丹必不舍河北而袭河东。臣近奏河北守御之策,请求陛下赐臣守要郡,自行其事。”

    他知道河北也好,河东也罢,实际无事。契丹要战,早在陕西大战时便开战了,何至于拖到现在,宋朝恢复过来再打,况且还得到那么多好处,脑袋岂不是秀逗了?

    这是为了避祸,范仲淹一走,君子党大旗全部倒下,进献谗言的人多了。他是君子党的老三,本来轮不到他的,可夏竦修改石介书信,直接牵连到他。于是主动请求去河北,以避祸。

    我去河北,你们就不要来找俺的麻烦。

    郑朗对伙计说道:“麻烦你替我拿笔墨纸砚来。”

    “喏。”伙计连忙下去,一会儿拿来笔墨纸砚。

    郑朗对吕公著说道:“晦叔,我们说,你来记。”

    “好,”吕公著磨好墨,准备书记。

    郑朗这才说道:“为什么我让晦叔做记录,君谟兄,这也是你导致的。我让晦叔做一个记录,证明我们非是宴客,也是为了正事。”

    蔡襄脸一红。正是自己的进谏,执政大臣不得私下接见宾客,于是君子党不得聚集,意见不能交流,最后产生分析。原来是防止吕夷简的,事实证明人家吕夷简是真的致仕,自己多此一举,反而成了害处。

    “希文一去,新政已开始倒塌,朝堂也必然重组,诸君当中,有彦国兄与君谟兄在此,恐怕一些人攻击。故此,我将晦叔喊来,他不仅与我一道学习,也是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