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零六章 首相(四)

    六百零六章 首相(四) (第2/3页)

胜能逃跑,不是正常的逃跑,平常根本就不可能让他逃跑。没有作声。

    终成了一件笑谈。

    宋朝京城养罗江犬的人不少,多与后世一样,当作宠物狗养的,就是巡警之用,也不可能用这种小狗做警犬。宋大人,你是查行刺案,还是艹蛋的?开封判官曹颖叔终于看不下去,弹劾宋禧为查案制使,有辱皇命,请制裁。于是从侍御史降为同知谏院。

    但经过宋禧这次玩闹式的查案,要求查清此案的声音弱了下去。

    何郯无可奈何的上了一书,这些天内宫之中内臣轮流严值,又大肆伐木拆屋,修砌宫墙,虽是一个增备的方法,但不是根本。想要以后不能发生这样的事,必须用**绳其慢怠失守,举大刑以讨其歼。

    说得颇有些道理,赵祯虽仁,权艹之术也非是后人所能想像的,但终偏于软,所以官员在他手中堕落更快,大户肆无忌惮,各种弊端在增加。可这件案子怎么用大刑?

    难道赵祯将自己处死?

    但赵祯有赵祯的手段,诏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知开封府与御史中丞说道:“因为朕做得不好,左右朋邪,中外险诈,州郡暴虐,法令非便民者,乃朝廷做得不好的地方,请大臣上书己见。”

    大家想想怎样将国家变得更好吧。

    一是求良策,二是转移视线。

    可还是没有平息诸言官的愤怒,西夏使至,派曹颖叔与邓保信为吊慰使,赐绢一千匹,布五百匹,米面各百石,酒百瓶,后葬时,又再赐绢一千五百匹。

    但赵祯又问了一句:“西夏元昊丧,新君年幼,来历可疑,诸卿有何想法?”

    一个转移目标不行,再来一个。

    承认西夏国君的正统姓,就要册封谅祚为夏国主,不承认西夏国君的正统姓,就要准备战争。西夏因为宁令哥,闹得纷纷扬扬,实际知道内幕的人并不多,契丹听说,宋朝也听说,当然听到的只是假像。

    许多大臣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时机,就着西夏动荡不安的时候,册封西夏诸将、权贵以节度使之名,使各统所部,使西夏产生分裂,以绝后患。也就是没有国主了,而是大大小小的节度使。

    若不听从,大兵垂境,或压迫,或开战。

    这样,必有许多权贵因为与没藏不和,支持宋朝的册封节度使政策,即便会有人反对,但不是整个西夏权贵部族反对,有可能就此一举将西夏这个危胁一劳永逸的化解。

    可也有人反对,程琳上书说高兴人之丧事,非能示之外国之举,不如因而抚之。

    孙沔上书说伐丧非中国礼制。

    后一种说法也颇有市场,公说公的理,婆说婆的理。但让人感到奇怪的是,郑朗又一次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两次成功转移目标,终于没有大臣再要求赵祯清查行刺案的真相。

    估计过了这么久,想查也查不出来了,但有一事让言官十分愤怒。本来是好查的,疑点诸多,为什么这四个侍卫居然一个活口没有留下?这中间必有古怪,正是夏竦这个小人的进谏,导致皇上和了稀泥,做老好人,耽搁了最佳时机。

    为什么皇上对夏竦一直很优待,是因为夏竦授过皇上的学业,是身边的亲信。想扳倒夏竦太困难了,从去年开始就在倒夏,夏竦却一直平安无事呆在相位上。

    何郯转变策略,得纠正皇上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