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五十章 苏茂州

    六百五十章 苏茂州 (第3/3页)

,继续困在树上,又引来虎……当然,所有敌人陆续撵走,但留下的敌人越来越强大,最后下场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这是宋朝史上最惨痛的教训,引金灭辽,引蒙灭金,如愿以偿了,可最后是什么结果!

    然后写了一封信斥责余靖,君以敢言耿直自居,曾因进谏而唾面于帝脸颊上,为何与一武人争功!

    什么计策,纯是居心不良。直接将余靖这个小心眼揭开。

    但郑朗也让余靖弄怕了,毕竟狄青此时乃是第二主帅,怕余靖又搞出什么鬼名堂,因此号令三军,务必听从狄青指挥,无狄青令,任何人不得调动军队或者指手划脚。

    又写信给李德政,此乃我朝事务,君不用费心了。至于余靖带去的两万缗钱,郑朗有些肉痛,南方开发得投入多少钱帛?但就当被官员贪污了。

    随着草草将衡州事务安排妥当,不顾月儿即将到来,率领两千兵马再次南下。

    渐渐到达桂阳,一个面色黝黑的大汉将他们拦住,说要见郑朗。

    士兵不敢阻拦,时常有百姓前来诉冤,郑朗也一一接待之,成了惯例。实际郑朗自己并没有多少精力管百姓的冤枉,简单的道理,是捡西瓜还是捡芝麻?

    有时候逼得无奈,改从水路出发。当然,下属们不知道郑朗存在这个想法。

    郑朗来到前方,看到这个大汉,忽然翻身下马,将他扶起来,说道:“戚林,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看到郑朗这个动作,司马光眼睛一亮,他想到一件事,特务营成立始久,各个斥候全部散了出去。一开始成立时,并不起眼,以为训练一支军队,最后一些朝臣隐隐知道真相,已经看不到这营兵士了,也成了朝堂上最高机密之一。毕竟许多事情不能曝光的。

    这个大汉大约便是特务营刺探之一。

    大汉站起来,恭敬地从怀中掏出一叠文书,说道:“这是属下带来的情报。”

    郑朗点了点头,眼中露出赞许的神情。特务营立功不小,但牺牲也惨重,陆续已经因为种种原因,牺牲了二十几名兵士。即便活着,在各处也吃了无数辛苦,温和地说:“戚林,随我一道进桂阳城,休息休息。”

    然后打开文书,司马光好奇的瞟了一眼,但看到三个字后,他脸色大变。

    苏茂州!

    宋朝称为苏茂州,实际交趾人称为苏州与茂州,乃是二州。在钦州与邕州交界处各羁縻州的南面(高平、谅山边境越南一侧),此时归属交趾管辖,但与七源州、广源州一样,都是扯皮的地方,很难说是交趾或者是宋朝的。

    一般大臣也许对这三个字眼十分陌生,可是司马光记姓好,对它历史十分了解。黎桓侥幸逃过宋朝剿灭后,认为宋朝软弱可欺,实际不然,宋朝困于李继迁与契丹,当时情形确实无力分心南方。用兵少不能剿灭交趾,用兵多不值。于是黎桓负阻山海,屡为寇害,失藩臣礼,曾率战船百艘寇如洪镇,大掠百姓与财物而去,随后苏茂州蛮兵寇邕州所管的禄州(谅山东北,边境越南一侧)。赵匡义无力南方,对南方用抚宁之策,没有问罪。真宗时,交趾效诚场民以其头领黄庆集数百人来投,有官员存开疆之心,想借机收复交趾,宋真宗不同意,将这些越南人重新送回去。越南黎李改朝换代,黄庆集、黄秀蛮等千余人以不从驱率,戮及新族,再次投奔廉州,广州知州凌策上书言发本道两千人平交趾,以庆集等人为先锋。真宗继续反对,一味怀柔是不对的,不过此次反对却是正确的,想消灭交趾,两千人去干嘛的?当点心人家还嫌不够吃的。

    再到仁宗时代,越南郡人陈公永等六百人内附,李德政公开派兵千余人入境抓捕,赵祯仍然坚持怀柔政策,将他们送返回去,仅诏书戒李德政不准杀害陈公永等人。此时郑朗已经渐渐进入中枢,知道,没有管,国内那一摊子事太烂了,无法分心。直到李德政发兵攻占城(南越,李越仅是拥有唐朝交州一带的北越地盘,但占城以前一直臣服中国,故古代中国也将占城当成自己核心的属国之一),正好杜杞在南方为转运使,于是诏杜杞度唐朝以来要塞十六处,发兵守之,防止交趾突然入侵。

    当时又有邕州官员诱苏茂州韦绍嗣、韦绍钦三千余人入居内地,人已经逃到宋朝来了,李德政表求所诱,赵祯仍诏尽还之,只是再令李德政约束边户,不准相互侵犯。

    所以看到这四个字后,司马光面容失色。

    平叛侬智高是对的,那怕借机进入广源州与七源州也可以,但打起苏茂州主意,有可能就会引起天大的乱子。他担心地说:“郑相公,苏茂州不可啊。”

    郑朗却望着远方,喃喃地说道:“我知道不可,可有的时候不能再容忍下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