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五十一章 昆仑关(上)

    六百五十一章 昆仑关(上) (第3/3页)

    契丹人也知道,宋朝没有安多少好心。很正常,比宋夏开战,契丹直接勒索要好得多。于是双方僵持下来。

    看到这个古怪的天气,四个使者便大拍马屁,想赵祯有一个好心情,答应此项大单。若双方能搭成协议,将会是宋辽两国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,当然,契丹除了本钱外,也会赚取大量的差价,经济压力会缓上一缓。他们将赵祯想得太弱智了,赵祯早就知道这件事,还曾吩咐过,可以给稍高的价位进行安抚,但不能太过份。

    无论契丹使者马屁拍得有多响,赵祯无动于衷。

    但赵祯忽然想到一件事,以前契丹使者的态度,他们一直高高在上,盛气凌人,现在变得如此低三下气,是为何?想到这里,他举起酒杯,向南方遥遥一敬,心中说道:“郑卿,你何止是朕的诸葛王猛?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看到赵祯这个动作,一起看着南方,殿外天空蔚蓝一片,南方天空中有一朵箭云,白洁无瑕,象一座山,一把刀,屹立在蔚蓝色的天空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但这把刀,这把剑不是郑朗,郑朗此行主要还是一个字,治。

    刀与剑是另一个人,狄青。

    狄青来到宾州,让余靖气得无语,大哥,俺不惹你,你也别惹俺,对余靖不相信了,只与孙沔协商。

    皇上要速战速决,郑朗也要速战速决,李德政在南边喊,俺支援你五万大军吧,天知道他是来支援的,还是来捣乱的?必须要速战速决。

    孙沔说道:“贼若收其保聚,带着所掳掠的粮草钱帛武器盔等物资退回巢穴,倚靠广源与七源复杂的地形拒之,是谓上计,我军必须徐而图之,不能焦急。若是贼倚靠邕州以拒我师,是谓中计,毕竟贼对百姓残暴不仁,邕州百姓多痛恨之,能配合我军作战,可以将大军率于城下作战。若贼认为我军还象陈曙那样可以轻易获胜,轻视我军,持胜而出,此为下计,可以一战而擒获也。我前几曰接到郑行知之令,让海路一万兵士押后至达钦州,并不参与这一战。我写信询问原委,郑行知说有狄将军你与五千蕃骑,再加上宾州各军足矣。我想郑行知也多半有此意,让贼对我军继续产生轻视。”

    倒是猜对了。

    毕竟孙沔在西北呆过一段时间,比余靖对军事更精通一点。

    狄青眼中一亮。

    孙沔一番话让他很惊喜,文人当中他只敬佩两人,一个是郑朗,一个是范仲淹,德艹好,有本事,还有……暖人心。

    其他文人看不惯他,他也看不惯其他文人。没有办法,动嘴皮子,耍笔杆子不如人家,只好受人家掣肘。喊孙沔前来商议,仅是表示一下尊重,没有想到孙沔居然献出一条好计策。

    狄青问道:“有何具体的办法?”

    孙沔说:“狄将军,郑行知既然将指挥权全权交给你,何需问我?”

    俺能想出这一条,就算不错啦。狄青凝眉苦思,这一推真的将全盘计划推给自己,不得不小心。这一夜,中军大帐油灯亮了一整夜,狄青与孙沔反复推敲,主要是狄青想主意,孙沔补充。

    余靖也未睡着,出来好几次,看着那盏油灯,心中五味杂陈。

    天色方明,孙沔揉了揉眼睛,一夜熬下来,狄青精神抖擞,自己吃不消了,说道:“狄将军,你来指挥吧。”

    狄青也不推辞,将诸将一起召集,做第一件事,杀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