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

    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 (第2/3页)

个不好的便是奴隶制,各峒峒主统称为主户,但与宋朝内陆的主户不同,对隶属他们的提陀有着绝对的统治权,可以对其分配土地,可以随意践踏提陀的子女,这种提陀还不及唐朝的部曲自由度,为了提高财富,对奴隶需要大,往往掳客省来往百姓为奴隶,过份者往往将他们贩到交趾为奴,以谋取更大的差价。包括侬智高,他返回邕州城后,不仅带回大量掳获的财富,也包括大批奴隶。

    郑朗没有说奴隶制不好,想让这些生蛮一下子全部变得开化起来,是不可能的。只能慢慢一步步来,所以请朝廷下一道诏书,禁止各部掳掠奴隶,特别不得伤害过往行商。

    你抢过来,他抢过去,商旅不兴,一个地区的经济如何发展?

    这种坏习惯还会产生一种不好的现象,各部族仇杀,或者吞并,例如侬智高父子正是因为大肆吞并,最后才走上野心勃勃的道路。若是这样一个部族出现在五岭核心地区,可能直接动摇整个富庶的江南地带。

    然后又写到耕作的落后。

    郑朗没有用其他地方作比喻,而是用广南西路最发达的桂州做比喻,广西的第一大州,许多百姓见多识广,知道那种烧山式的刀耕火种要不得,有少数百姓也知道用犁。可郑朗细细看去,这种犁让他哭笑不得,又小又薄,既不能深耕,也不能将耕过的泥巴翻过来。即便是这种犁,在广西最先进的桂州,也颇为少见。大多数是一种踏犁,五六曰还不及牛耕一曰,并且不及牛耕的那种深度。形势很类似春秋时的耒,也就是说,桂州与中原相比较,整整落后了一千五百年!

    其他各州就更不用说了。

    第三个便是瘴气的情况,对瘴气这个问题后人因为看不到,故多产生怀疑,郑朗也产生怀疑,但各地奏报送上来表述得多,郑朗也变得忽信忽疑起来,有可能有。毕竟现在地广人稀,经常能看到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树,许多蛮人还用它来做毒药涂在箭矢上。许多封闭的地区生活着大量毒物,甚至能时常看到碗口粗的黄鳝,又处在特殊的亚热带气候区里,这些有毒动植物交相生长、繁殖、代谢,必然对环境产生一些影响。又有大量的动值物死尸,会气生尸氨。不会象传言那样悚人听闻,但碰到这种不好的空气,也会让人产生疾病。

    然而两广未免太多了些,几乎一半区域都在瘴气区内,对此郑朗不相信的。即便治理,也不会如此大规横的治理,得多少钱哪?庞籍肉痛,他更肉痛,这些钱大多是他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。

    原因大约因为百姓生活越来越落后,不知道岭南在唐朝时是什么样子,但在宋朝绝对没有改善。于是以讹传讹,一旦有的地方产生不能明白的自然现象,或者其他突然遇发因素,便误以为这里有瘴气,多迁移之。甚至将疟疾与瘴气混为一谈,多是百姓因蚊子的传播得了疟疾,而非是瘴气。使得大片地区成为无人居住的瘴气地带。

    正好正月,阳朔的大藤峡瘴气不会发作,郑朗进去看了看,实际许多地域是肥沃地带,水资源也很丰富,适合种植。

    所以务必要一一辨别请楚。

    最后郑朗还写了一个情况,过了五岭,居然看到两群野生象群在奔跑,可见当地情况有多落后。

    故郑朗提了一个请求,让朝廷从江南东西两路与福建路调来一千户百姓,这些百姓必须善长耕作,或者善长种植棉花、甘蔗,家中有妇人机织手艺佳为上,但家庭情况必须是五等户以下。

    将他们调到两广来,不一定要他们教,而让他们自己劳作,让两广当地的百姓观看。时间为两年,若回去,劳动所得皆归自己,朝廷再付其来回费用以及给其一百到两百缗钱的赏金。若不回去,在岭南安居乐业者,多赐其美田。安全由朝廷来保障,此外又向朝廷讨要了一千头牛,以及江东犁等其他物资。

    时间十分紧张。郑朗也没有必要一一细说,若让他挑选,他宁肯小心眼重的余靖留下,也不愿孙沔留在岭南,此人虽精通军事,但太贪了。继续说道:“顺便给各位介绍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指着边上一个黑瘦的大汉说道:“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