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百八十章 夜郎

    六百八十章 夜郎 (第3/3页)

波,侥幸在各方自觉的压制下,事态没有扩大。即便如此,自己也不得不让狄青回朝堂受苦受难去了。偏偏狄青似乎不相信,这才是苦闷的地方。

    若再来一个没移氏,自己赶快收拾行李,滚回郑州吧。

    虽然没移氏越来越风姿绰约,美丽动人,可郑朗心中戚戚,幸好上次在尧山没有发生什么故事。

    没移氏很平静地施了一礼。

    月儿看着丈夫,又看着没移氏,两人皆没有什么异常的表情,心中狐疑压了下去,说道:“官人,明月妹妹来,是想与官人说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没移娘子,有何事?”

    “我家想与樊家合作,多开发一些荒山,种植茶叶,不知道可否?”

    “你家怎么与樊家联系在一起?”郑朗问过了,很快想到答案。怎么着没移皆山还顶着一个国公称号,就看脱变了,若能在宋朝站着脚,以后对付西夏时又立下功劳,他是一个家族,便能化身为宋朝真正的权贵家族行列。樊家财多权却很弱小,故让月儿做自己小妾,也想与没移家联手,是一次互利互惠之举。

    不能说不对,史上樊家就因为力量单薄了些,所获财富又大,让别的权贵吞去樊楼所有产业。

    “两广开发,有桑麻、商业、蔗糖,为何仅看中茶山?”

    “妾听闻朝廷与大理盟约,又大修茶马古道,茶叶需求量必须很大。而且两广若开发成功,来广州的蕃船必然增加,蕃船也会多携带茶叶销往大食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大食,销去的地方更远,乃是极西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极西之地?”

    “拜占庭、英格兰、法兰西、神圣罗马帝国与意大利等国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大不大?”

    “不大好说,诸国并立,有几个国家强大如西夏,小的如交趾,如我朝与契丹者几乎没有。文明与经济更不及我朝,先进者与契丹相仿佛,落后者与吐蕃差不多。”郑朗淡淡说了一句。不过他没有小视这个西方国家,马上就开始产生剧烈的脱变。若历史不改变,到了明朝时就迎头赶上来,清朝已经将中原文明远远甩在后面。

    不过想到那包小苏打,以及太学两百多名学格物学的学生,郑朗并没有产生紧迫感。

    笑了笑说:“没移娘子,你倒是很聪明。”

    确实,茶马古道扩修成功,南方茶叶种植有很远大的前景,尽管想要收效,必须等很长时间,从开耕山陵,到载植,到正式取茶叶,最少得五年以上的时间,想要盛产,更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。

    两人淡淡地说了一些话,没有谈其他,没移氏趁月儿未注意,用幽怨的眼神看着郑朗。郑朗只顾低头喝茶,就当没有看到。

    第二天郑朗离开桂州,尽管南方还是热,不过比在广南东路的巡视情况要好得多,那时才真正叫炎热。进入秋后,不但炎热减少,湿闷的空气也变得清爽起来。

    使得这一行不那么辛苦。

    但这一行时间会十分漫长,除了琼州之外,郑朗将巡视广南西路各州各县,甚至包括一些羁縻州。

    十月中旬,郑朗来到钦州。

    钦州同样可以做为一个良港的,也有部分海船来商贸。不过有很多不足之处,以广州为分界线,自登州到广州沿途多有良港,与市场舶司无关,许多地方不设市舶司,但有港口存在。若遇到大风,可以迅速进入港口避难。这也是船只技术落后的制约,海客虽航行甚远,甚至宋人的脚印到达东非,但船只仅能顺海岸线航行,害怕遇到台风。这也是平安监开发后,多设供给点的原因,正是这一个个供给点,使宋朝海船脚步成功迈到大洋洲。若没有这些供给点,船主根本不敢向大洋洲那么遥远的地方航行。

    然而自广州往西开始,能避风的港湾少,这是其一。相比于远海航行,避风港湾距离还是比远海航行要好。不仅是避风港湾少,广南西路北海湾地区海岸砂土多,往往导致搁浅。北部湾地区不仅有砂土,海下还有许多尖耸的暗礁,所以海船来得比较少。

    实际还是一个经济问题,钦州比较落后,人口少,获利不大,再往北去,又有郁水代替,所以海上贸易发展不起来。但事实是钦州有良好的三角洲,发展前景是很美好的。

    然而有一个最大的弊端,就是离交趾近,容易遭到交趾入侵。

    正在想交趾时,特务营的斥候悄悄送来一个消息,说交趾正在备兵,将一些军队向北方移动。

    自交趾使者离开后,郑朗就调动特务营四十多名斥候,潜入交趾刺探情报。

    看到这个消息,周沆担心地问:“郑相公,不妙啊。”

    向北方移动,要么对付大理,要么对两广不诡。大理刚刚与宋朝打了几场小规模的战争,被迫签订了三条不平等的条约。交趾没有必须与大理交恶,那么只剩下两广,恰恰狄青又调回京城,时机良好。

    郑朗忽然想到狄青的话,郑相公,你想想唐朝如何战胜高丽的。想到这里,信心满满,说道:“夜郎自大,自取灭亡。若他们敢不诡,我不介意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