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二十六章 营救(三)

    七百二十六章 营救(三) (第1/3页)

    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。

    如果将这一年的史书天气刻决单独择取出来,似乎就象北宋后来的小规模的冰河到来一样,到了正月还时有大风,大雪。在暖冬的北宋前期,这样的天气很少见的。

    除夕那天,东京城又落了一场特大的大雪,雪积压在皇宫里的huā架上,许多huā架被先后压断。这样的雪,肯定为来年庄稼带来妨碍,赵祯赤足于禁庭祈祷上苍。

    第一个赵祯信神,第二个赵祯心灵干净,经常做这样的自虐的事,比如大旱时偶有一雨降临,他赤足在后宫舞蹈,也不怕感冒,落雨了,老百姓就有了一条活路,所以高兴地失态。

    但是他身体真的不好,又发生那么多的事,身体更不好。

    大事来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乃是元旦,也就是正月初一,百官齐列大殿,庆贺元rì到来。赵祯也到了,太监唱和,赵祯坐下,太监开始拉开龙椅前的帷帘。

    百官正在参拜,赵祯感到头有点儿晕,身体踉跄,然后就倒了下去。

    服侍的太监连忙将帷帘放下,用手指掐赵祯的人中。

    大臣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赵祯在里面也清醒了,大过年的,不能扫大家的兴,让太监重新将帷帘拉开。不过他感到身体很不舒服,等百官行完礼后,就宣布大家散去。

    大臣离开皇宫,一个个脸sèyīn沉,发生太多太多的事了。

    有人心情悲观,甚至想到一件事,难道这是盛极转衰的征兆?这些年君臣兢兢业业,使得宋朝如同梦幻一般,论富裕从来未有这么富裕,税务收入不是最高的,最高峰时乃是庆历战争时,一度将税务以及各项专营收入达到一年一亿六千多万。但那是强敛敛出来的收入,非是现在这种轻徭薄征的收入,xìng质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似乎南方马上又会增加不菲的新收入。就连修一条工程庞大的六塔河,朝廷都没有感到财政压力。

    武功上略欠缺一些,可是西北与北方承平已久,交趾举国进攻,仅用两个月,一小部分的军队就将其击败。

    若不是契丹与西夏垂悬在头顶上就象两把利剑压迫,文景贞观开元似乎也不过如此。

    难道是好景不长?

    大过年的,yīn影就庞罩在京城上空。

    当然,赵祯带回去后,御医如何诊治,大臣们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似乎从宫中传来消息,皇上病情稍稍好了一些。

    正月初五,赵祯还要做一件事。宋辽两国乃是兄弟之邦,不管这个兄弟是真是假,礼份上必须要做的,因此每到重大节rì,例如元旦,都要向对方拜出使者朝贺。按照常例,一般是在正月初五接见使者,正月初六举行送礼。

    大臣们心中戚戚,带着契丹四名使者萧兖、杜宗鄂、耶律达与刘rì亨到了紫宸殿。

    开始很正常,到了文彦博代表群臣登阶,来到赵祯御榻前贺皇上寿(北宋保留着许多唐朝的习惯,宫宴时多在屁股下垫一个垫子,桌子也比较矮小,因此称为御榻)。

    因为大臣担心,气氛有些压抑,赵祯环顾四周,对文彦博问道:“不快乐吗?”

    文彦博错愕之下无言以对,但知道赵祯有疾,于是默默不答,退下。不过这天在大臣战战兢兢的心态里,侥幸终宴。

    接着来,初六,群臣落座,四个使者带了进来,到达中庭,眼看进入紫宸殿,赵祯病怏怏的,突然抬头喊道:“快召使者进殿,朕几乎不能相见。”

    然后又说了几句明话。

    大臣一起石化。

    左右太监知道皇上这几天因为生病,神志有些不清,迅速将赵祯扶着退下。但还有一件事得做,马上使者就要进殿了,文彦博反应很快,走出去假传口旨,说赵祯昨天真高兴,在宫中喝酒喝高了,今天头痛yù裂,不能亲临宴席,派大臣换地方喝酒去,咱们到驿馆接着喝。

    契丹使者那边搪塞过去,可是群臣那有心思喝酒。驿馆宴散,文彦博将一些重臣留下来,神sè凝重地说:“陛下遭遇到一些事,又是重病,举止失仪,如今国家到了最危急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