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三十七章 其实不重要(下)

    七百三十七章 其实不重要(下) (第1/3页)

    早朝人数非是后世所想像,很多人,京官有近两千名,不会所有京官都有资历上早朝,但上大朝会的也会站着数百名官员。需太监大声传话,才能将赵祯口旨传出去。

    随着太监嘹亮的宣旨,郑朗带了进来。

    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怀中还有一样东西,两张不大的软蔑席子。

    远远地就伏了下去,道:“参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郑卿,平身吧。”

    郑朗站了起来,东张西望,然后往文官里挤,仅在司马光的前面,很后很后,前面几乎站着近百个大臣,若加上西府武臣,他排到两百名开外,后面还有,当然,他只剥夺了国公与平章事加上翰林院大学士职务,身上还有一些官职在身,虽坐在龙椅上几乎都看不到他这边,许多官员职位还是比他更低的。

    然而这一站,前面许多官员感到尴尬了,不能当真啊,一个个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赵祯只是一笑,内幕仅是几个人知道。郑朗必须要惩罚的,那怕以后立下大功再赏不迟。但笑完后,心中又在叹气。道:“郑卿,你不是有话要说吗?请出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郑朗将席子放在司马光手中,低声说道:“三郎,做得好。”

    史上无论是在皇储案或者狄青案中,司马光皆扮演了重要角已认真剖析,是很不光彩的。

    特别是狄青案。

    然后走出来,举着牙笏,先未说,而是扫视了前面诸位大佬,道:“陛下,臣很久未上朝了。”

    仅一句,无数大臣感慨万分,说下就下,这一南下,多是瘴痨之所,多与粗野的蛮人打交道,还有十万火急的战争,被人绑架。郑朗并没有任何怨言,有功未赏,反而因为不相干的两个小错误,一贬再贬。这份气节,一般人根本做不到。

    赵祯略有些惆怅,轻声道:“是啊,你这一南下,快有四年时间哪。”

    “快了,我是看诸位臣工,当年有许多耿直热血的年青臣工,皆一一成长起来,如今名震朝堂,有许多人又分别进入两府两制或者谏台,仿若是一场梦一样。”

    说者有心,听者也有心,未说正事呢,先来了一顿讥讽。

    当年你们耿直敢言,大斗吕夷简,如今呢?

    郑朗又扫视了一下诸位臣工,道:“自去年秋天来发生许多事,公主离家出走,陛下病重,臣一度为同平章事却被绑架,今年六塔河决堤,河南河běi激ng东路大雨,多处地点决堤内涝。七月丈余慧星漫天,八月初一太阳有食。有人为的,有天灾。自陛下朝,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。当年仅是一场灾害,陈执中、贾昌朝、宋庠等诸相逐一依汉例,降去官职。怎么今年发生了那么多事,臣却没有听到任何进奏弹劾呢?”

    东府数人全部色变。

    这些事接连地发生,全部是在富弼与文彦博担任首相之时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为什么没有人弹劾呢。

    再想一想曹皇后要权,两府大臣不给,一度把持了国家所有朝政,问题就严重了。

    郑朗没有再多说,自己发生了不好的事,懒得想说,不然今天就能因为这数件大事,在朝会上掀起狂风巨浪

    他从司马光手中将那两张席子拿出来,走到前面,分别递给富弼与王尧臣,道:“富相公,王相公,莫要逼我用刀将它们割断啊。”

    两人脸上全部露出惭愧之色。

    他们曾很长时间在郑朗手下担任副职或者下属,郑朗对他们有提拨之功。六塔河事件中,他们二人缺少担当了。

    又冲西侧说道:“狄青,朝廷处执,能上能下,我听闻陛下夸你是忠臣,何谓忠,听范希文一句,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;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;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乎。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,作为朝廷的官员,我朝对官员优待自古难及,想的要替皇上分忧解愁,想的是天下百姓黎民苍生幸福,想的是国家繁荣昌盛安危。若只考虑到自己的官职与手中的权利,失去君子之道,失去大臣之道。昔ri我曾做为首相,执掌两府政务,如今我仅是一个潭州知州,在朝堂上位居班中,前列许多人作为我下属,难道我就愤愤不平?”

    “是”,狄青眼中有些湿润。

    能让郑朗再一次冒天下之大不韪,亲自赶回厩,替自己讨还一个公道,还有什么怨愁的?

    郑朗又看着王尧臣说道:“王相公,狄青虽是一个武臣,他不能在文章上为陛下效力,可他多年征杀疆场,保卫国家安宁,也是立下大功的。国家乃是一部机械,需要各种部件,士大夫重要,也不能完全忽视将士。陛下以狄青为枢密使,是多方面考虑,鼓励将士为国效力,为西府增加一名激ng通军事的大臣,作为臣子,若反对便进奏,不进奏便要服从陛下的任命,为何不服?”

    王尧臣还是不服,可手中拿着郑朗的席子,不敢辨解。

    郑朗这才谈正事,持着牙笏徐徐一拜道:“陛下,臣又没有得到中书旨意,返回厩,刚刚又在朝会上失仪,请陛下下旨,免去臣的正奉大夫兵部侍郎一职。”

    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