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五十四章 赵祯的绿帽子

    七百五十四章 赵祯的绿帽子 (第2/3页)

葺,特别是淮河,会起到重要的分担作用。洪峰到来关健之时,那怕分泄了一公分的水位,河堤也就保住了。少了这一公分,河堤必将缺口。

    “合河入济啊,”赵祯不由地一呆。

    黄河故道与济水相隔也不过一百来里,最窄的地方仅是几十里路,一在北一在南,但就没有人想过合河入济!

    然后几个脑袋再次爬到桌子上。

    赵祯的头与富弼挤在一起,边上韩琦挨着,还不停地拱,每拱一次富弼脑袋就往赵祯脑袋擦一下,赵祯右边还有一个大宋,他是一个老实人,主动保持着一段距离,可距离也很小很小,庞籍直接将张昇扒开钻了进去。

    陈旭与几个御史也不顾得弹劾,凑在边上也想挤进去看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中国几大河流,长江,黄河,郁水,郁水在南方,太远遥远,其次是淮河,然后不是到海河,海河此时仅是几条支流会合的河道,还让黄河给强霸了,成了黄河的东北流,其次就是济水。

    自古以来,济水流了不知几千年几万年,黄河也治理过数次,就从来没有人想过引河入济。

    其中数人,包括富弼等人,对治水还是懂一点的,没有办法的事,如今的官员是全能者,想做一个好官,什么都要会一点儿。

    看着地图,然后细想着郑朗整个计划,最后富弼道:“似乎是一个妙法。”

    兼顾地势,冲沙,节约了工程,虽然上治黄河两条原道,下治淮河,抛开对治理黄河有利的一面,本身治理这数条河流,也会对当地的灌溉与水利产生积极影响。

    果然是一哥啊,出手非同凡响。

    这就是郑朗最欣赏富弼的地方,气度越来越大,司马光与王安石有才华,可最缺少的就是富弼这个肚量。也是这个肚量,否则中书三人皆不对劲,那会吵翻了天。

    指望庞籍让谁啊,更不要指望韩琦让谁了。

    大家商议了许久才散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郑朗于中书交完了职,等于是暂时的闲赋在家,又被黄门喊到都堂。

    还有事呢,西夏使者怎么应付。

    因为六名斥候的缘故,昨天郑朗说过一夜,大家也自觉地没有问,这几名斥候的事,暂时还不能对普通的御史公开的。

    赵祯让他坐下问道:“郑卿,可想好了?”

    “一些细节还没有想好,最好将狄青召回京城暂时叙职,我与他再商议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要狄青吗?”

    “陛下,军事方面的最好问一下狄青,治理地方他不及诸多大臣,但在军事上,又罕有大臣及他,这乃是用臣之道。”

    韩琦与宋庠皆不大服气,庞籍倒是有些额许。

    赵祯道:“准,这几年狄青于西北也受了苦,还受了委屈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你就让他呆在西北吧,重新召回庙堂上不是优待他,是让他受罪的。”

    赵祯哑然。

    并且郑朗有点儿担心,狄青侥幸因为自己帮助,还活着,一旦死了,自己在军事上问谁去?杨文广与郭逵、赵珣皆有些欠缺,指望王韶,还早着呢。又道:“若狄青有事,国家等于去除一臂。”

    “其他诸将呢?”

    “其他诸将能做将,却不能做帅。”郑朗果断地说。

    赵祯一呆,士大夫看不起武将,赵祯却不存在看得起看不起,他看重的乃是一个人才对国家的帮助。问:“可有治背疽的药方?”

    “在南方时狄青就得了背疽,不过那时候并不严重,臣请了大夫替他看过,然一直没有根治。”

    赵祯闻听略有些失神,韩琦很不悦,道:“西夏怎么办?”

    谈正事吧,不要再谈狄青了。

    “西夏啊,这次使者来不但不同意重新议和,相反地继续禁榷,断绝岁赐,我这里想出一条计策……”徐徐将心中想法说出,只是一个大约想法,细节的要等狄青来一道商议完善。

    孙子兵法里特地写了一篇用间篇,可宋朝与契丹皆不大注意。相反,交趾与西夏做得好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这个不注意,反而给了郑朗机会。

    六名斥候渐渐进入西夏权利核心,若利用好,每一颗皆是一个原子弹,爆炸起来,西夏将会粉身碎骨。

    但有一个问题,此时不战,必拖很久了。随着这些人越来越贵,郑朗也担心一个问题,他们联手叛宋。不联手就不敢叛宋,一旦身份暴露,不会有好下场的。

    若联手否认,那怕宋朝将他们家人推到前线,他们一致不承认,说是宋朝反间西夏君臣,大事去矣。很正常的想法,若协助谅祚,以后身份必然会尊贵无比,回到宋朝,宋朝能给他们什么。况且为了掩护身份,各自在西夏成亲有妻有子。

    郑朗也不想白白放过这次机会,更不想再给西夏岁赐,自己钱帛都不够用了,干嘛要给西夏人。

    正好庞籍的想法,让郑朗灵机一动,于是有了这个主意。

    宋庠说道:“还要打啊?”

    “是打,小规模的牵制战斗,由狄青主持,伯庠,你尽管放心。”

    “似乎不错,”赵祯犹豫半天说道。

    以小博大嘛,赵祯喜欢。

    况且他也想等着黄河治理好以后,举国没有大的弊端,以最强的姿态,一举拿下西夏。能以小博大,严重削弱对方何乐而不为?至于中间的过程有多难,能不能实现,自己不懂军事,交给两个懂军事的大臣去办就好哪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机密。

    赵祯又递过来一个札子,道:“郑卿,你看看。”

    郑朗打开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