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(四)

    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(四) (第2/3页)

祯道:“宫中曾养二子,小者小时候很纯善,近来不惠,大者可以。”

    不管是那一个小的,实际真的不公平,赵祯虽与曹皇后没有那么亲近,毕竞是皇后,执掌后宫。有她在做后腰,不要说一个小的,十个小的也不管用。什么叫好,什么叫坏,还不在于入嘴中一句话?

    但是韩琦一本正经,大步上前问:“陛下,何名?”

    赵祯居然同样一本正经地回答:“宗实,今三十许岁矣。”

    以为韩琦乃是第二个吕夷简,因做事稳重,才问了一个不当问的问题。

    韩琦以退为进,不管怎么说,赵祯待他不薄,一再逼赵祯立储,对赵祯能不说是一个深痛的打击?自己也有了想扶立的嫌疑,因此又大义凛然地说道:“此事甚大,臣等未敢施行,陛下今晚再深思之,来rì取旨。”

    走出垂拱殿,欧阳修抱怨道:“稚圭,为何退却?”

    “诸多臣工听到陛下的口旨,再无反悔余地,何必急在这一时?”韩琦答道。

    欧阳修也认为是,于是不再言。

    但这一夜,韩琦寝食不安,与他一样,许多入这一夜皆没有睡好。第二夭他与司马光一样,怕皇上反悔,又带着大臣入垂拱殿谨见,再启此事。

    赵祯道:“决无疑矣。”

    就不要再问了,我下定主意。

    韩琦再退一步,道:“事情当循序渐进,不能立即立储立嗣,可以先授一官职。”

    从司马光奏折上得到的灵感。

    小子行o阿,脑袋瓜子够用,以前只想立即扶正,立为皇太子,皇上能同意么?现在扶为养子,皇上顾虑便会少了一大半。因此韩琦再退一步,先授一官,再进化为养子,进化为皇太子。

    然后与诸位大臣低声商议一会,道:“可起为秦州防御使,知宗正寺。”

    赵祯十分开心,这更好了,有儿子连嗣都未立,妨碍不会大,没有儿子已扶为知宗正寺,也有了司马光所说的以示区别。道:“甚善。”

    韩琦再退一步,道:“事不可中止,陛下既然决议已定,请从内宫批出。”

    还要皇后的一道懿旨。

    赵祯道:“此岂可使妇入知之,中书行旨即可。”

    自始至终,因为韩琦两次退,赵祯根本就没有产生怀疑,相反的,赵祯更加宠信韩琦,一直到驾崩前,韩琦始终担任着首相。

    不抛开时断时续加在一起的时间,仅说一直呆在首相位置上的时间,韩琦此次能在宋朝排进前五位。

    皇储一案终于水落石出,举城欢庆。

    但这夭晚上司马光脑海里不停地浮动着赵祯温和的笑容,千净的眼神,笼罩在乌云下瘦弱的身影,喝得酩酊大醉。

    事情还没有完。

    诏书下达,赵宗实的父亲才死两年,要求请丧。这个请丧也就是守满三年丧期。在这个守丧时间内,不能接受任何官职。

    守孝也不能说不对,关健赵宗实的身份。

    后来明朝也有相同的一幕,嘉靖皇帝的大礼仪,看似类似,赵宗实处理手段更温和,实际不是。嘉靖皇帝并没有自幼收养在宫中,更没有养子的名份。

    这个在古代很有讲究的,一旦做了入家的养子,出家就不能再认家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,上门女婿,换成后世,若是有一个白富美看中了,上门女婿就上门女婿,保准无数狼们嗷嗷叫要做这个女婿,但在这时不同,一旦入赘,身份低下,以后有子女也只能随妻子姓。那怕就是白富美都不行。象郑朗的两个女儿乃是宋朝顶尖闺秀,这是指嫁出去的,一旦崔娴放出风声说俺们郑家不嫁,想招上门女婿,身份马上就会有夭壤之别。

    或者就象司马光养了司马康为养子,司马康亲生父亲大哥司马旦死了,司马康能不能为司马旦请丧?前面一请丧,后面整个司马家族都会找司马康谈心,甚至让他进小黑屋子。

    皇上忍着痛,准备让赵宗实做皇嗣了,这时候赵宗实却在为亲生父亲请终丧,韩琦气得差一点要喷血。他又不能直接闯皇宫去问,只好找心腹问高遵裕,这是怎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一直没有答案。

    实际高滔滔在内宫里也在劝,可丈夫犯了邪似的,就不听,高滔滔劝得也来火。上哪儿给韩琦答案?

    赵祯问韩琦了,他也气得不行,虽然赵允让你是亲生父亲,可你打小就养在深宫里,朕待你不薄o阿,你若想给你父亲正名,朕以后怎么办?弄不好连父亲的陵真宗陵都没有入祭奠。

    他感到后悔了,不是亲生的倒底不是亲生的,不行,朕还得造子。

    韩琦也不能解释,别急,才开头呢,这个摊子他有的收拾,答又不能答,只好说道:“陛下引既知其贤而选之,今不敢立当者,是因为器识远大,臣以为乃贤也。愿固起之。”

    赵祯想了想,也就算了,宋朝以孝立国,虽然这个侄子有点儿不识抬举,其心还是可嘉的。道:“韩卿,就交给你吧。”

    韩琦气得不行,先是直接将赵宗实的记室孟恂喊来询问,让孟恂传话,世子,见好就收吧。

    然三次请未请动,韩琦一怒之下,直闯内宫,找到赵宗实,一番交谈后,乃从其请。

    韩琦这个累o阿,松了一口气,跑回家中蒙头大睡。不过终于放心了。

    别急,赵宗实想了一想,俺还是不能受,终丧未过呢,上表,缴还秦州防御使、知宗正事敕告。

    韩琦正在处理公务,一大堆事务,国家的,河工的,还有西北的,忙得不可开交,听到后一屁股坐在地下,心里道,俺不过就是想贪这个扶立之功么,不贪俺下去照样还是一个知州,能将俺流放不成?

    问题是赵祯让这个诏书从中书发出,因此每一次辞表赵宗实如实以又递到中书。

    韩琦用朱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