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(六)

    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(六) (第2/3页)

祯说道:“郑卿,果如你所言。”

    契丹发生的种种,与宋朝并无多大关系,之所以将诸相公召进来看,一是契丹的大事,二是让赵宗实明白郑朗的智慧。小子,若是我有了万一,想要国家好,还得用好我这个半女婿。

    “不敢当。不论契丹有没有这次叛变,也会走向衰落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好,北境安定,国家就会安定,”赵祯道。西夏虽头痛,但西夏只能自是危害,却是没有能力吃下宋朝的。自己就是有一个不好,也想宋朝富强平安下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错矣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契丹立国有一百多年了吧?”

    “契丹会有灭国之象?”

    “暂时还没有,然而三四十年后,天气会发生严重的变化,会变得很冷。”

    若这句话放在后世说,十分妖孽,会有人当成神经病,现在说没关系,象李淳风之流,看看星星,就能知道天气变化,甚至一个王朝的命运,郑朗说几十年后的天气变化,与李淳风相比,差得太远了。

    但不能这么想,韩琦立即反应过来,问道:“会有多冷?”

    “冷到岭南都会飘起鹅毛大雪。”

    “粮食啊!”韩琦道。

    郑朗叹息一声,不能说韩琦多恶,还是能管事的,不过私心太重,若是他私心不重,利用顾命大臣之威,首相之威规劝,而不是为了荣华富贵顺从,何来的濮仪之争?

    “就是粮食,这些年多是暖冬天气,甚至连幽云十六州都能实现一年两收,一旦大寒之年到来,对整个北方粮食生产与畜牧业都会产生影响,但对我朝影响不大。南方有粮,真不行,在海外也可以大面积种植粮食。顶多是朝廷用度会有些吃紧,不会将百姓饿死。若经营得当,因为棉花种植普及,甚至对我朝未必有害。然寒冬到来,影响的却是北方。契丹没落,北方却有诸多更强加横的部族,那些女真人、乌古敌烈部,远比契丹兵士更加强横。”

    韩琦皱眉。

    定川寨一战,他就与郑朗站在寨城头上观战的,女真人有多强横,是亲眼目睹,即便蕃骑与这些女真骑兵相比,也远远不及。那一战之所以胜,就是郭逵与赵忠等将率领女真人强行杀进敌军核心所在,烧掉粮草,西夏大军溃崩。若没有那些女真兵,还不知道最终战事走向呢。

    “契丹已经不算是我朝危机了,只要北方重视,起到震慑作用,又有纳币的约束,契丹多半不敢前来侵犯。眼下之危,仍然是西夏,只要西夏恢复元气,依然会来侵犯我朝边境。”

    张昇道:“行知,稍会可否来西府一趟?”

    说到西夏,西夏是发生了许多事,张昇无从判断,郑朗说起来了,顺便邀请郑朗去西府指正。

    郑朗犹豫一会,进京宽解赵祯心情行,进入两府议事,他却有点儿不喜,思付好一会儿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最终在心中的不舒服与国家之间,选择了国家。

    又道:“眼下之害是西夏,未来必是北方。北方是游牧民族,女真人则是半牧半耕半渔,生姓剽悍。现在是暖冬,影响不大,一旦寒冬到来,牛羊多冻死,庄稼也没有收成。为了生存,只能有一种选择,南下。契丹吏政败坏,对各部族剥削会更重,又从内因激起他们反抗。现在契丹北方各部分散,一旦团结起来,那将是一股比契丹更强横十倍的力量。时间并不多,只有四十年而已。若是诸位相公长寿的话,说不定就能看到那个趋势。”

    说女真人强横,那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更强横的乃是蒙古人。即便朱棣大帝,五征大漠,也没有使蒙古人真正诚服。清朝入关后,对蒙古人仅是安抚,依然时叛时复。冷兵器时代,一旦蒙古人回到大漠上,几乎是一道无解之题。想要从冷兵器转为热兵器,除非宋朝能平安立国,格物学大兴,那也得最少三百年左右的辰光。

    三百年,意外因素太多了,只有一个理智的做法,收复西夏,去除这一后顾之忧,收复幽云十六州,还要不能使赵佶这小子上位。至于蔡京之流,不足为畏,有赵佶才有歼臣蔡京,没有赵佶,蔡京仅是一个偷机取巧的大臣,若放在赵祯朝,蔡京几乎什么也不是。

    “居危思安,才有信心与勇气,居安思危,才不会松懈骄傲。我在外面也听到百姓赞扬朝廷大治,但什么样为大治呢?我朝能不能做到人人不愁衣食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?不能,这才是真正的大治。离大治还早着呢……”看着赵祯,郑朗没有再往下说了,闭上嘴巴。

    “是啊,居危思安,居安思危,诸卿,谨记。散吧。”赵祯道。

    随后郑朗被张昇拉到枢密院。

    让他看西夏的情报。

    特务营没有派斥候到契丹,知道的消息有限,但西夏情况却很详细。

    西夏平灭没藏讹庞后,各部动乱,随着黄河决堤。原来黄河有五道古渠,秦家渠,汉伯渠,艾山渠,七级渠,特进渠,与夏州汉源渠,唐梁渠相接,还有十道支渠相通,贺兰山、长乐山、铎落山为堤障,向无水害,使得银川平原成为粮仓。但这一年黄河泛滥成灾,青海源头的水土败坏,终于遗害到了西夏。

    此次黄河堤决,导致从灵州到夏州一片惨淡,反叛的诸部更多。正好李谅祚听到吐蕃与契丹联亲,欲共取河西,想结宋朝为援,赵祯儿子不活,但有女儿,赵念奴之外,还有三个女儿,现在才几岁大,没有关系,先订着亲,俺们也不大,才十几岁,等得起。一是结宋朝为援,二是想能不能再从宋朝捞取一点好处,三是以安各部之心。

    赵祯以赐姓为由,俺们一起姓赵了,这门亲事不符合中原规矩,果断拒绝。

    随后没藏氏被废,左右凌辱,没藏氏跑到李谅祚面前哭号,说我无法忍受,想要自尽。李谅祚怒,赐死。

    郑朗将这份情报抽出来,说道:“不管怎么说,也是夫妻一场,已被废,何来赐死?此人虽好汉家衣冠,实质姓格与元昊一样残忍。”

    见微知著,让枢密院不可不防。

    继续往下看去,因为宋朝、契丹与吐蕃先后没有出手,各部叛乱先后镇压。本来是大好经营之时,李谅祚听闻董毡杀契丹者,置妻不相见,于是契丹与吐蕃绝交。

    李谅祚乘机对吐蕃发起进攻,举兵古渭州,将并吞熟户。秦州知州檄吏民严备,不得逞,只好引兵而西,再战于青唐城。又悲催了,被唃厮啰大败。

    张昇在边上小声地说:“吐蕃不可忽视啊。”

    “玄霄,勿惧,吐蕃之强,一是强在高原优势,二是强在唃厮啰。唃厮啰之威,尤如一个缩小版唐朝时的论钦陵,此人一去,数子分裂,吐蕃必为我囊中之物?”

    “怎么有吞并吐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