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三十二章 西进

    八百三十二章 西进 (第2/3页)

评朝廷过于躁进。通过报纸风向。就可以想像下面的争议与骚动。朝堂上更是如此,反对声音越来越强烈。连唐介到了中书后,此时改制快到收尾时,唐介依然对此次改制进行了委婉批评。

    他在宫中同样感到那种压力。

    郑朗叹了一口气,又道:“陛下,还要熬啊。最少到明年秋后,希望明年年底争议声能平息吧。不然这样下去,我也能象诸葛武候那样。”

    活活累死。

    “用茶,用茶,”赵顼道。

    他让郑朗最欣赏的地方就是比较讲良心,自己苦了一点,只要一呆在中书熬夜,马上太监就端来大碗大碗的汤,汤材有来自高丽的百年老参。有南海的鱼翅,有两广的特级燕窝,省怕自己累倒。

    到了六月,老天翻天,经常大雨滂沱,黄河河水暴涨。

    郑朗立即命都水监官员下去查看。

    不仅是黄河,河北太行山诸水同样暴涨,部分地区出现决堤现象。

    与黄河无关系,黄河东北流已自澶州全部关了起来。出现灾情的乃是太行山数条支流。当然,没有黄河侵袭。危害也不大。实际这些河流同样也要治理的,但国家现在根本没那经济。河工之时,也困于经济压力,郑朗仅仅是粗治了一些河流,效果并不大。但大家最担心的还是黄河。

    官员巡视后,看到河水不停的暴涨,尽管现在河堤理论上是金池固汤,还是很担心,建议打开一些泄洪区,放水缓解河水压力。这些泄洪区也是早规划好的。不过开一洪区,就要安顿一处百姓,又得花不少钱。

    郑朗看着奏折,又看了看外面滂沱大雨,很想上河堤查看去,难道连这样的洪水也挡不住?那么谈何百年大计。

    想了想,最终同意了。

    但这一年尽管雨水多又大,始终没有出现大的灾情,更没有黄河决堤现象发生。

    国家经过大半年的骚乱之后,终于渐渐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然而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西北又有事。这次发生在秦州,西夏夺下龛谷之后,秦州西侧蕃部变得十分混乱,有的倒向宋朝,有的倒向吐蕃,有的倒向西夏。

    其实若不是西夏也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,都能将势力范围侵袭到岷州一带。

    这里势力范围十分复杂,名为秦州,实际秦州以西、德顺军西南,宋朝控制能力皆很弱。如果没有水洛城,整个德顺军南方皆是羁縻之所。水洛城事件过去也过去了,修也修了,没有人再提它。后来郭逵为加强对秦州西侧的控制,以及与德顺军联系,又在瓦亭川西侧,德顺军与秦州交界的地方修了鸡川寒、治平寨,将许多熟蕃笼括进去。

    实际秦州蕃户对宋朝最有好感,大多数想附从宋朝。只是宋朝对他们不感冒,不感冒了,出事时也不会伸手援助。因此被迫倒向西夏或者吐蕃。郭逵修了两寨,只能说笼括了一些蕃户,还不能对秦州西侧蕃户进行有效的保护。因此秦凤路西边的熟蕃户常常遭到西人侵掠,这个西人多指以西的蕃户与羌户,有的乃是自发过来侵掠。这边的蕃户生活好,一好性子就软了,那边的哥们穷,一穷就悍了。这仅是一部分,还有西夏的授意。

    韩琦到陕西之前,一再戒告国家非常之时,陕西困窘,不得生事。他自己儿来了,却又不那么想了。

    听闻秦州屡屡遭到侵掠,他曾经一度担任过秦凤路安抚经略使,十分熟悉,或多或少有些感情,亲自从京兆府来到秦州视察。

    并且李谅祚去世,西夏孤儿寡母,居然还嚣张如此,也让他不了这个邪。

    转了几天后,看到一处险要所在,大甘谷口,因此上书在谷口处修一城,名为筚篥城,又叫甘谷城。

    与郑朗无关。乃是西府的事。

    郑朗也可以将西府的事领起来,比其他大臣更内行。不过制度乃是他订下来的,必须要带头遵守。分工明确后,明文诏书,非到大战到来之前,不准任何一人兼领东西两府,以免权臣产生。

    仅是修一边境城寨,西府也不会还要询问郑朗。那么要他们有何用场?

    看到韩琦奏折后。回批道,筚篥是秦州熟户地土,将来兴置一两处,接连古谓,又须添屯军马,计置粮食。复如古渭之患。

    这是指四年前向宝事件,向宝扬言要攻打吐蕃西使城(今榆中贡马井),臧花麻料定不能坚守,一怒之下,将西使城以及周边大片土地献给西夏,使西夏将势力范围向南扩大到了古渭州(今陇西)。

    毕竟韩琦还有一定身份的,又写了一份更详细的回批,何谓西蕃熟户,不能当真。他们反反复复,用他们当熟户,不征税务力役,就是让他们做为汉家的藩篱。不能怪富弼韩绛吕公弼等人的思想保守,受安史之乱侵害,到了宋朝,已经隐隐出现一些排外的想法。又道,现在筑城,如果让熟户自守。必知熟户无力自守。还须借助汉兵,若有贼至。则汉兵当锋,熟户受庇,汉有余力还可,然国家困弊之时,虚耗其内事于外蕃,非计之得。因此前后有臣僚累请,未曾施行,还请公仔细相度以闻。

    韩琦复奏,先世图制匈奴,患其与西诸国相连,故表河列郡,断匈奴右臂,隔绝南羌。今西夏所据,多是匈奴故地,昔取一时之计,弃废灵州,自失断臂之势,故德明元昊肆无忌惮,得以吞噬西蕃,以至获甘凉瓜肃诸郡。于是势大,至宝元初,始敢僭号。臣庆历初曾知秦州,当时永宁、安远(秦州西,甘谷城南)之北绵亘一二百里之外,皆是西蕃熟户,其间也有生户与熟户交居,共为篱落,故秦州最号藩篱之壮。后来西人以寇抄为事,见秦渭西蕃最为繁盛,又为我朝降人(也就是汉奸,叛逃到西夏的汉人)献说,以为西界诸郡广有所出,可以先取西蕃,然后以兵扼要害,则西川诸郡,一皆得之。于是一再攻胁秦渭诸蕃,今大半为其所属,已经逼近秦州西路城寨。比庆历中,藩篱大段薄弱。西人又修葺西市城(西使城,韩琦写了错别字),建为保泰军。去汉界之近,自前未有也。

    又木征、瞎药与青唐族相结,谋立文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