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三十二章 西进

    八百三十二章 西进 (第3/3页)

法,去西界所建西市城甚近,阴与夏人通款。若渐为西夏诱,不但古渭孤矣,秦州西路也为贼所逼,则董毡到回纥会尽为阻隔。秦州豢马也自此稀绝,可谓秦塞大患也。与臣二十六七年前在秦州时,边事全然不同。所以久在西陲谙知边事者,皆说城筚篥,则可与鸡川、古渭成外奭之势,隔绝西人吞古渭一带诸蕃与瞎药、木征、青唐相结之患。

    臣复见泾原路原州有明珠灭臧康奴三族,屡杀官军,出入西界买卖,肆无忌惮。庆历中,每西人入寇,则前为乡导,同为抄劫。范仲淹于三族之北,修靖安绥宁二寨,随后置空平、耳朵城二堡,其明珠三族于是不敢作过,听从朝廷点集。

    今臣所以乞城筚篥,非是好事。乘西人与朝廷还没有全部议好间,可以城之。若说其修城后,积兵聚粮之费,臣以为不然,筚篥既城,则秦州三阳、伏羌、永宁、来远、宁远(皆在秦州西、甘谷城南)诸寨皆在近悰,可以均匀抽减逐寨之兵,往彼屯泊,更有创置酒税场相兼。筚篥城侧近有隙地,可以招置弓箭手七八百人,就使防守,其雄重可知矣。臣今画鄜延、环庆、泾原路沿边城寨对西界小纸图黏连在后,陛下观之,则可见今之诸路,例皆以城寨包卫熟户,非妄言也。望与二府大臣裁酌。

    激动又气愤之下,这篇奏折写得很乱(看到的是我整理过的)。

    心中大约有些憋闷,前年还权掌天下,如今连修一个小城,居然还要再三央请同意,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。

    以为是西府某人有意掣肘他的,刻意请求赵顼与郑朗共同观看,富兄弟,你不懂,还是请内行人来审议吧。但是韩琦很担心。宋朝如今广布耳目于西夏,西夏同样如此,不来西北不考虑这一点。来到了,就想到以前种种,往往朝廷还没有决定下来,西夏人就得知消息,提前做了防御。

    因此一边上诏书,一边将西北勇将杨文广调来。准备督其役,杨文广来到秦州,对外声称城喷珠,将军士聚集。然后率众迅速潜向甘谷,到达筚篥城时,天色已暮。立即安营扎寨。

    第二天天亮,夏兵闻听宋军来到甘谷,大军赶到,与杨文广作战,还未到大寨前,一番弓箭乱射,又扛来了十几门火炮开起火。西夏阵型大乱,杨文广率军乘势杀出。夏军大败,败逃后又气愤的遗书对杨文广说:“我们当告诉国主。以数万精骑逐汝也。”

    俺打败了,没事,回家喊俺爸李纲来对付你。

    奏折到了朝廷。

    富弼思量再三,最终将它递给赵顼。赵顼又喊来郑朗。

    郑朗说道:“陛下,木征非是与西夏阴结,而是已经向西夏投降了,并且两相联亲。若朝廷不戒备,西夏势力必向南蔓延,洮州诸蕃对我朝更是首鼠两侧。若不管不顾。让西夏收复。与西夏边界线将延长七八百里地,到时候得增加多少驻军。才能拱卫西疆安全?”

    说着让太监将地图拿来,最盛的时候是郑朗在泾原路的时候,那时至少名义宋朝疆域一度接近兰州。但现在南会州、兰州全部、古渭城以北这大片地区为西夏拥有。

    又道:“如今仍不可怕,蕃人战斗力强悍,西夏并没有真正收服。若是真正收为己用,这大片地区会为西夏带来多少强壮的兵士。他们又对秦岷二州地形熟悉,一旦入侵起来,危害远胜于西夏本国兵士。是又横山强蕃生于西方也。”

    诸人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就事论事,不管与韩琦有什么过节,对的就要支持,错的也要反对。又道:“朝廷不仅要同意,并且回批,自筚篥城至古渭州中间仍然存在许多空隙,仅是一筚篥城仍不足以自保。让韩琦仔细斟酌。”

    韩琦接到回奏后,心中不是滋味,咱说的没有道理吗,何必让郑朗来宽恕?

    至此,韩琦终于有些心灰意冷。

    但朝廷旨意要听从的,看了看,于是在甘谷的西方寻到一处所在,擦珠谷,于是上书说道,可以于擦珠谷筑一大堡,乞废纳迷、丹山、菜园、白石、了钟后方五堡,使戍兵驻于新堡。

    这个堡就是后来的通渭堡,后又改成通渭寨。

    两城堡位置皆重要无比,郑朗看到韩琦奏折后,深深叹息。

    做为首相,韩琦做得一塌糊涂,但对军事,韩琦绝对不是一个外行汉,只可惜他的强横性格让人望而生畏,否则推荐一下,返回西府,乃是独一无二的人选。

    通渭堡还没有动手修,先修的乃是甘谷城。

    包括赵顼在内,都没有太在意,想的只是增加堡寨后,必增驻兵,越往西去运粮成本越高,一年会用多少钱帛。但未想到西夏会反扑。一是西夏现在情况不大好,百姓困窘,二是李谅祚新丧,孤儿寡母,梁氏又是一个汉人,做为汉人,应当与宋朝亲近吧。

    但想错了,这个梁氏可是一个很疯狂的汉人!

    韩琦也想错了,西府不是为难他,而是富弼对军事不懂,相反的,对民政倒是十分了解,因此身为西府长官,却在考虑国家财政。

    真正对他动手的非是郑朗,也不是王安石与司马光,更不是富弼。

    而是另外一个人。

    赵顼的问话,让文彦博坐食难安。

    参知政事这一位置很微妙,容易上也容易下。郑朗默默暗示了一些东西,未明说。而且又疑心唐介背后在皇帝面前说了自己坏话。思来反去,无奈了,只好向郑朗与赵顼献投名状。

    富弼离开后,他接手西府,乃是知道这个兵是如何冗的。

    韩琦抢过去西府大量权利,文彦博嗅觉到韩琦这样做,必有秋后算账之时,暗中协助了韩琦,但一直没有公开表态,对种种内幕比较清楚的。因此,在困窘之时,上书奏,建议朝廷大肆裁减兵士,否则财政仍不能转为良好。并且隐隐地将韩琦过去几年内嚣张跋扈写了出来。再度冗兵与我无关,乃是东府将西府职权抢过去。

    消息很快传到陕西。

    韩琦本来心中不畅快,闻听后,一怒之下,差一点与郑朗一样,来一个一夜白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