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九十章 大会战(二)

    八百九十章 大会战(二) (第2/3页)

袭陇朱黑城,自己率领着主力军队直扑渴驴岭。渴驴岭是通向宗哥城的重要门户,易守难攻。而陇朱黑城在湟州城的东南方向,邈川城的西南方向,并且不远,不足百里之遥,城东西长达五百步,南北宽达一百步,开东西北三座城门,城墙高两丈,城东三十里是赤沙岭,南三十五里是巩藏岭,西二十五里是麻宗山,地势同样十分地险恶。此时在丹波族控制之中。

    而丹波族是董毡的死忠之一,不拿下它,对邈川城没有多大影响,毕竟丹波族远不及温族强大,中间还隔着一个勺家族,但也不好说,湟水之北便是强大的拶族领地,不远便是西夏人控制的兰州地界,拶族同样是董毡死忠部族。若是西夏出兵,拶族与丹波族联手,邈川城同样必失无疑。或者两族一国夹攻,湟州城也会失守,宋军便会隔绝在湟州与宗哥城之间这片狭小区域,这次出征必败无疑。

    苗授出兵陇朱黑城是中规中矩的战术。

    宋军浩浩荡荡而来,勺家族虽然规模也不小,但远不及丹波族强大,又无险可守,闻风而降。

    别当真,若是宋朝能将董毡击败,后续的治理政策得当,温族投降便会是真投降,勺族投降也是真投降。若败,两族还会迅速反水。

    苗授也没有立威,迅速扑到陇朱黑城之下。

    城中一些首领听到宋军到来,想要请求投降,让丹波族首斩杀。

    苗授没有着急,带着部下来到陇朱黑城前,丹波族虽强大,但不敢出城交战,将三座城门紧闭。苗授骑马看了看,带着手下扑向了城东的坡岭,迅速将岭上一座营寨催毁,倚据地势,建造了一座营寨。

    与王韶一样,向城中喊话劝降,丹波族首领不听,苗授让兵士将火炮投石机抬到东岭上,向城中发起猛烈的攻击。

    大量炮弹与火药包落入城中,让陇朱黑东城一片慌乱,宋军借机于东城发起了进攻。血战了半天,城中吐蕃人不敌,但想学习湟州城模式是不可能的,陇朱黑城南面是茫茫的山区,仅是数条小道与廓州相连。看到宋军入城。许多吐蕃将士放下武器投降。苗授留下一部宋军驻守。带着主力部队增援王韶。

    王韶此时却遇到了麻烦,看到宗哥城危急,拶族自胜铎谷出军相助渴驴岭,再加上自湟州撤下来的吐蕃军队。以及宗哥城的援兵,吐蕃人借助地势,展开了顽强反击。

    直到苗授援兵到来时,才将渴驴拿下来。但此时宋军伤亡到了三千多人。

    数场辉煌的大捷,三千多宋军的伤亡也不算什么,不过随着伤亡增加,宋军一个劣势便露了出来,兵力少!而且渴驴岭虽失,吐蕃人利用骑兵优势,及时地撤向宗哥城,使宗哥城兵力优势更明显。为了追求速度,所开拓的仅是湟水南岸,容易受到两面夹击。因此每占一个地区,不得不分兵驻守。兵力劣势更明显。

    王韶率领主力军队到了宗哥河。

    宋军挟大胜之姿而来,士气高昂,吐蕃军队却因为阿里骨坐镇,也是不弱,两军倚河相峙。

    王韶让苗授于夜悄悄潜入宗哥川北山,第二天宋军开始强渡宗哥河。本来宗哥河就是一道很好的天堑,夏天水势又涨了起来,然而宗哥河终不是湟水,仅是湟水一道支流,最窄处仅有一百来米宽,已经在宋军的神弓弓与火炮shè程笼罩之下,阿里骨只好率领大军出城,于河对岸无奈地看着宋军在架铺浮桥。

    随着宋军将几座浮桥搭了起来,部分军队开始强行渡河,阿里骨率领手下发起了冲锋。就在这时,苗授从北山带着宋军冲了下去,直插吐蕃军队。宗哥城两边皆是群山崇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