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九十六章 大会战(八)

    八百九十六章 大会战(八) (第2/3页)

炸。

    到了这时,寨中的百姓与兵士死伤无数,到处是一片瓦砾。

    宋军停了一停,留下部分兵卒驻守,大军再次弛向虬当城。因为速度快,虬当城还没有听到瓦吹寨发生的事,于是故伎重演,将虬当城再次轰成一片瓦砾,军队渡过黄河,弛向当标城。

    面对宋军的凶悍,当标城诸族举城献降。大军继续西上,沿着黄河来到达南城,达南城再次举城献降。按照原来的计划,王韶本来要从达南城攻向叶公城,不过郑朗修改了计划,王韶于是放弃了叶公城与董氏部族,复渡过黄河,拿下米川城,兵临廓州。

    在廓州城外王韶接见了溪巴温。

    原先王韶派使者劝说溪巴温,古邈川大捷,溪巴温从观望到动心,不过他还想拿捏。随后郑朗的命令到了王韶手中,王韶让使者返回,宋军同时向河南发起进攻,势如破竹,溪巴温傻眼了。

    因此他亲自来到廓州城下。

    王韶淡淡说道:“溪头领,古邈川战役打响前,你归顺我朝乃是锦上添花,现在你归顺什么也不是。”

    轻描淡写的一句。

    若是在古邈川战役打响前,也许溪巴温认为他会雪中送炭,但打响后,底牌揭开,只能勉强算是锦上添花。或者保持原来的王韶军事计划,溪巴温仍然能算是锦上添花,不过军事计划修改后,确实无论溪巴温归不归顺,也就那么一回事了。

    溪巴温尴尬地不能回答。

    “现在你们溪族与木波族有何区别(木波族在董氏南边,地接积石军洮州,也是河南一个著名大部族)?相反,至此,我更看重木波族(指木波族与汉族百姓错居杂处,汉化重,易于治理)。”王韶说到这里语气转了一转,道:“不过大头领前来归顺朝廷,我还是很欢迎的。”

    溪巴温不是需要这个答案,王韶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然而归顺宋朝的部族不要太多,自从瓦吹寨与虬当城轰成瓦砾后,大河两岸诸部族闻风而降。这个降又有何意义?溪巴温要的是话语权!

    他不顾面子,可怜兮兮地看着王韶。

    王韶不说话,用眼睛看着地图,盯着地图上的董氏部族所在位置眼都不眨一下。

    难道还不懂吗?

    宋军拿下达南城后,连叶公城都没有进攻,然后兵伐河南,为什么要盯着董氏部族看?

    而且以现在溪族力量,若得到宋军的一些配合,溪族是有能力与董氏火拼的。拼了董氏,溪巴温就与董毡再无回旋余地,只能乖乖地随宋朝走,宋朝也会放心地授予溪族话语权。

    王韶又道:“大头领,莫急,还有时间考虑。”

    然后做了一个送客的手势。

    溪巴温只有悲愤地离开大营,不是宋入不讲道理,可是出兵董氏,就是宋朝相助,两相火拼后,自己还有什么实力?没有实力,就算重新回到溪歌城,还有什么统治力。

    这时,他对一个汉入俗语无比的感慨,时机不可错过,错过不可再来。

    实际他又错过一次时机,真要是他立即出兵董氏,王韶不但会出兵相助,还会出重兵相助,毕竞此时他帐下还能动用三万兵力,未深入到河南,能及时抽出部分兵力。到了王韶真正击败青庄部,拿下溪歌城后,就是溪巴温出兵,也没有那么吃香了。当然,溪巴温还有顾虑,就是宋朝能不能挺过西夏这一难关。

    王韶大军在廓州城下,离河州已经很遥远了。

    这却让梁永能看到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宋朝让出结河堡、北关堡、哑儿峡寨与通渭堡,甚至坐看李清入侵鸡川寨,但有限的兵力终于集中到几个点上。熙州的兵力并不多,可皆集中起来,再加上熙州城墙高大,梁永能数次进攻不果,相反,屡屡还让杨遂与刘绍能主动率军出击,给西夏军队造成大量杀伤。于是梁永能眼睛盯向了河州城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主动修改了原来的计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