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百零九章 拜将

    九百零九章 拜将 (第1/3页)

    “殿下,你虽流落到我朝,连身份也不能公开,终是贵国的皇太子,就是郡主与你匹配,也屈了你的身份。”

    “郑公,我还有何脸面提什么皇太子。”

    “皇太子就是皇太子,不管何时何地。再者,你多半回不去了,公主殿下以后若是与你成亲,呆在国内,不是远嫁到你们契丹。当然,我也想你能回去,虽然希望缈茫。就是有这个希望,当初贵国想迎娶大长公主殿下,是强迫性质,大长公主又年幼,远嫁贵国,必受屈辱。你却不同,不能回去,公主殿下一直在京城,就是能回去,必是我朝鼎力相助,我朝对你有恩惠,又随我多年,难道不善待公主殿下?”

    简单一点,同样是嫁女,可性质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郑朗又道:“殿下,从私人感情上来说,我也不想你受委屈,昔日我出使贵国,你母亲经常向我讨教书法,那时你母亲还小,就已经聪明伶俐过人,听闻你母亲过世的消息,我心中哀痛万分。现在每每想起,人鬼两茫,心中仍痛悲不止。”

    “郑公……”耶律浚终于忍不住,放声大哭。

    “唉……除夕将至,你随我一道去郊外北山,祭奠你母亲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,”耶律浚用手帕擦干眼泪,随郑朗走出书房。

    其实对耶律浚的身份,崔娴很早产生了怀疑,看到二人古怪的走出来,耶律浚眼睛还是红红的,也没有过问。两人乘着马车,来到京城外北山之上,耶律浚一边烧纸钱,一边又再次大哭。

    天色将暮,两人才返回城中。刚到家,就走出来两个太监。对郑朗说道:“陛下诏郑公入宫谨见。”

    “遵旨,”郑朗随着两个小黄门,到了内宫。

    内宫摆着酒席,正中坐着高滔滔,如今郑朗与高滔滔渐渐年老,郑朗身为道德君子,天下士大夫的楷模,高滔滔没有避嫌,直接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看到郑朗,高滔滔说道:“郑卿。等了你很久。”

    “启禀太后,老臣带着那个孩子去北山祭奠其母。”

    “那个孩子也可怜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太后,夫子说父母慈祥,子女孝顺,兄长友好,弟弟恭敬,此乃治家之要术,小者为家。大者为国。特别是晋朝南北朝父子相残,兄弟仇杀,以至国家迅速败亡。然而我朝几代祖宗包括陛下,对父母孝敬。对兄弟友爱,由是数君皆能平安登极,权力顺利交接。契丹国主杀妻害子,以后契丹会更加江河日下了。”

    “郑公所言极是。顼儿,你要铭记在心。”

    “儿臣遵从母后之命。”

    郑朗又道:“不过那孩子就是平安,也未必是好人主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“此子喜欢文章书法。读书是好事,可以从书中学到学问,治家辅国,但不能读死书,读书是为了从书本中吸取学问,用到实际当中来。因此国公赵普只读了半本论语,却是我大宋的良相。然观现在许多士大夫,饱读诗书经义,却不能做好大臣的本份。这是其一。第二不能沉迷于读死书,更不能沉迷于一些小道中不拨,作为士子,精通琴棋书画,也许是美事,但做为朝中重臣,未必就是美事了。人的精力有限的,分散于其他方面,必耽搁于政务。作为人主,更不能沉迷于这些小道里不拨。故几位祖宗,无论诗词文章,或者琴棋书画皆不能称善,但却是好人君。特别是仁宗陛下,什么都不会,但只会做官家。故成为千古贤主。”

    高滔滔与赵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