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9章 兵临城下

    第229章 兵临城下 (第3/3页)

   宋献策也不含糊,立即讥讽道:“丞相明见万里,出征之前为何不劝阻?如今劳师动众,耗费无数,好不容易兵临城下,眼看燕京一击可破,丞相却要放弃了,请问牛丞相是何居心?再问牛丞相,我几十万大顺军将士会不会答应?大王,京师一下,吴三桂龟缩山海关,供给已断,别无选择,只能归附大王,对此大王不必担心。”

    李自成听了宋献策的话,也不禁向牛金星投来了怀疑的目光,当初出征时,作为丞相的牛金星不但没有反对,还表示过支持来着,如今到了这骨节眼上,你却要大军灰溜溜地放弃攻城,这确实不合常理。

    牛金星连忙解释道:“大王,当初发兵东征,与如今适可而止,并不矛盾。大王,起大军东征,扫荡三边,尽平山西,可以拔除明廷所能威胁到我大顺朝的力量,而且占据了山西河南,在战略上可对京城形成合围之势,此局一成,大王便占尽主动。

    再者,如今大王兵临城下,引而不发,逼崇祯签下城下之盟,大王既可保全大义之名,又可以让明廷继续顶着辽东,大王即可抽身,挟天子以令诸侯,发兵南下,从容扫荡天下各股势力,待天下平定,再让崇祯禅位,如此一来,与立即破城弑君相比,高下立判,请大王三思。”

    牛金星的话让李自成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宋献策却立即驳道:“大王,关中初定,中原残破,我百万雄师粮草供给已极为困难。放眼大江以北,如今唯有京城内有钱粮;

    大王,京城之内高官遍地,权贵如云,囤积的钱粮无数,如今眼看可一举攻下,若就此作罢,军中将士必定会心生不满,再者,没有京中的钱粮,我大军粮饷不济,军心必乱,还谈何扫荡天下?”

    宋献策可谓是说到点子上去了,打仗是需要钱粮的,但无论是关中还是山西,更不论河南了,这些年来战火不断,灾荒连年,瘟疫不断,已经极为残破,能筹集到的钱粮极为有限。

    他这一路东征虽是节节取胜,但打了胜仗一样是要封赏将士,抚恤战死者的。光是这些就要花费无数。

    这一路过来抢到的那点钱粮都不够大军人吃马嚼,若是得不到京城内的钱粮,他的大军还真维持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牛金星的话很有道理,宋献策提到的现实问题却又不能不对面,怎么办?

    牛金星接着说道:“大王,逼崇祯签城下之盟时,可同时让其付我钱粮。”

    ps:chun雨绵绵,半个月不见阳光了。嗯,愿幸福象毛毛雨,原票票也象毛毛雨,下个不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