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章 暗箱操作

    第235章 暗箱操作 (第2/3页)

贼檄文上所说的都是事实,这使得南京城内更是愁云惨淡,如临末ri。

    大明自永乐之后,一直采用两京制,南京与京师一样,依然保留有六部九卿这一套领导班子,很多人以为,南京这套领导班子只是用来安置闲散退休或被排斥的官员,其实这是个极大的误解。

    诚然,南京因为没有皇帝,在决策国家大政时,南京六部官员话语权远不及京师六部官员大,但也绝对不是纯粹作为安置闲散官员的机构;

    大明一共有十三个省,在ri常治理方面,一直按南六北七划分,南京这套班子负责南方六省的治理,由此可见,南京六部一直掌握着相当大的实权;

    而且作为留都,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,那就是守在国门的京师一但沦陷,南京立即就可以替补上阵,履行zhongyangzhengfu职能。

    现在,已经确定beijing沦陷了,皇帝大行了,天下人的目光立即便汇聚到南京,象吕大器这些官员,纷纷朝南京奔去。

    国不可一ri无君,很显然,摆在留守诸臣面前的首要任务是拥立新君,重新组织政权。

    南京一时风云际会,暗流激荡,各部官员为拥立新君一事奔走忙碌,公私合议,一时却难有定论。

    按照父死子继的历来传位程序,当然首选崇祯的儿子来继位。崇祯皇帝共有三个儿子:太子朱慈烺、二子定王朱慈炯、三子永王朱慈炤,但是这三位皇子都身陷beijing,下落不明。

    大明朝如今风雨飘摇,急需一位君主出来充当jing神领袖,不可能等找到崇祯的儿子后再立新君,就目前的情况议立新君只能从近支藩王中考虑。

    按成例,挑选的规则一般是按血缘远近来考虑。光宗、熹宗都没有子嗣存世,那便只能从神宗万历皇帝这一代来考虑了。

    和崇祯血缘比较近的藩王中,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亲孙子,另外还有他的几个叔叔辈的亲王,惠王朱常润、瑞王朱常浩、桂王朱常瀛,这三人是万历皇帝的儿子。

    而潞王是万历皇帝的侄子,血统稍远。

    但是,就当前的形势看,惠、瑞、桂三王都在自己的封藩,距离南京都很远,来回要好几个月,拥立他们没有实际cao作的可能xing。

    落实到可行的层面上,南京的官员们把目光都投向了不远处的淮安。本来拥立朱由崧是不应有争议的。

    但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,东林党人却不忘去翻旧账了,正所谓做贼心虚,东林党人想起了当初的三大疑案;

    这三大疑案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东林党炮制的,但东林党利用梃击案打击了朱由崧的祖母郑贵妃,使老福王朱常洵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。

    红丸案中,更是直指郑贵妃指使人给光宗皇帝下毒,进而把郑贵妃逼入了冷宫。

    有这些旧事在,东林党人担心朱由崧继位之后,会找他们算账,于是乎,本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变得诡异莫测起来。

    这时在籍的礼部侍郎、东林党大佬之一的钱谦益动作最快,此君最善于钻营,当初崇祯初立,就是他第一个把崇祯朝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