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 龙江宝船厂

    第368章 龙江宝船厂 (第2/3页)

数量占到全部明军用布量的二分之一以上。

    要解决秦军衣被供给问题,从松江府着手无疑是正确的。

    秦牧问道:“各位以为。派谁巡抚松江府为妥。”

    “臣愿往。”

    “臣愿往。”

    顾君恩,喻大猷、杨慎等纷纷表态,愿意出巡松江府。

    其实这算不上什么好差使,因此松江府将要作为整个江南的试点,除了安抚百姓,恢复耕织之外,还要重新清丈土地,查办降清官员,分田分地。

    这些事情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一但处理不好,就会造成恶劣的影响,甚至可能影响整个江南的治理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情事办好了,功劳自然也不小。

    秦牧想了想。最后选择了大理寺卿杨慎巡抚松江府:“杨卿,军用布之事是你提出的,就由你出巡松江府吧,清丈田地之事,可以慢慢着手,纺织之事,定要尽快恢复,以供军需。”

    杨慎起身拜道:“臣领命。”

    “事不宜迟,杨卿就不用回金陵了,就此赶往松江吧,先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,所需吏属,本王会让金陵尽快派往松江府与杨卿汇合。”

    “臣,定不辱使命。”

    派出杨慎后,秦牧于 第 380 章 一切与龙江船厂有关的资料,秦牧在岳阳大建水师时,很多技术资料就是韩赞周提供的,对龙江船厂他自然是如数家珍。

    大礼参拜之后,韩赞周自为前导,引秦牧一行上百人进入龙江船厂,一边走他一边说道:“秦王,宝船厂原本东西横阔138丈,南北纵长354丈。在船厂西侧挖有七个作塘通入龙江。”

    韩赞周所说的龙江,是长江的一条分河道,这条分河道与主河道夹着一个江心洲。船厂的作塘连接龙江,船厂的名称也由此而来。

    从韩赞周的介绍中可知,船厂原本非常巨大,东西宽约一里,南北长约两里,但现在整个船厂已经基本废弃,秦牧一行所经之处,尽是些年久失修的破屋,屋前屋后荒烟草蔓,有些地方甚至被辟成了民田,或是被人占为了私宅。

    韩赞周在船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,面对的大片的断壁残垣,依然能细说当年:“船厂除设有提举司、帮工指挥厅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,还设有细木作坊、油漆作坊、捻作坊、铁作坊、篷作坊、索作坊、缆作坊等七个作坊及看料铺舍等;

    其中仅是坐落在厂区东北部的篷厂就有房屋十排六十间。船厂的督造官员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