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1章 静静的御书房

    第491章 静静的御书房 (第2/3页)

,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。

    这件事告诉我们。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,民间的人才是很多的,只是在这年代,大多被斥为奇技淫巧,不受重视而已。

    只要稍加重视,秦牧相信。大秦的科技绝对能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**。

    韩赞周把向喜的稿子拿来之后,秦牧仔细看了一下,说实话,他对炼钢的高炉没什么了解,有关炼钢。他只知道提高温度应该能炼出更纯的钢铁来,再加点炭能增加钢铁强度什么的。

    向喜的稿子说的主要是他的设计的炉子,秦牧看完之后,觉得他的设计还是有些道理的,至于是不是真能炼出更好的钢来,这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但无论如何,秦牧决定一掷千金,哪怕是买副马骨。

    “老韩,你立即派人去找这个向喜,把他带到工部,让宋尚书亲自考核一下,如果宋尚书也觉得他的话有些道理,本王会拨一笔钱,让他到马鞍山去主持修建一座钢炉,去吧。”

    “奴才遵旨。”

    韩赞周正准备退出,秦牧又叫住他道:“你等等,派人去京营,让中军大都督刘猛和京城提督韩刚入暮时来,本王请他们吃酒。”

    “是,秦王。”

    秦牧转了转发酸的脖子,“嗒!嗒!”轻响。看看差不多批阅完的奏章,总算松了一口气,他伸了个懒腰,走到里间的软榻躺着休息。

    “秦王,婢子帮您按摩一下吧。”跟进来的柳如是轻声说道,后院的侍女大都是十来岁的年轻女子,唯独她是花信少妇,成熟妩媚,如同熟透的果子,散发着岁月洗礼出来的韵味。

    “嗯,按吧。”

    秦牧将身一翻,俯卧过去,一边享受柳如是温柔的按摩,一边想着事儿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这阵子政事多如牛毛,淮南一带的百姓要安置,还在组织大量的耕牛、粮种、农具。

    还有裁撤地方机构的问题,裁下来的官员要转任安置,这事说来简单,但涉及到人事问题就不是小问题。

    福建的郑芝龙,也要及早解决,分水关和仙霞关已经在调兵遣将,具体这场仗什么时候打,朝堂上也是僵持难下,刘伯全说粮草紧缺,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开战。兵部说,隆武之事影响未过,福建民心不稳,正是攻取福建的良机。总之,各说各的理,秦牧很是头痛。

    再有就是西南的战事,以及对山东的东方盛的支持,说来都是百事纷繁。

    之前,秦牧在民政方面总是放手让内阁去处理,但现在,风起青萍之末,风起青萍之末啊!

    有感于此,他开始慢慢收回内阁的权力,这样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