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3章 含烟画绣坊

    第503章 含烟画绣坊 (第2/3页)

    这些绣女或许不知道,今后她们的光阴将大部份耗在这间厂房之内,为了多赚一点工钱,而忘却寒来暑往,被日复一日地“剥削”着,还乐在其中。

    这说起来似乎挺残酷,但这才是资本运营的法则。

    以前市井之间雇工一般以日计,这种计价方式沿用了千年,是基于儒家的“仁义道德”的基础上形成的:

    我雇你来一天,就给你一天的钱,你用你的道德来约束自己,凭良心给我干活但实际上,道德一但遇上金钱,往往就不管用了。下层的小民,终日为生计而奔忙,不是人人的道德操守都能令人满意的,偷奸耍滑的大有人在。

    计件付工钱,别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转变,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的社会道德造成了破坏。

    但毫无疑问,这才是资本运营的恰当模式,也只有如此,才能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jī发出来。

    另外,含烟画绣坊还有另一个部门是主攻高端画绣的。

    这个部门所招募的,都是有文化素养的女子,其中不贬徐若诗这样的大家闺秀,当然了,她哥哥徐永顺就是含烟画绣坊的投资人,并且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,她算是大老板的妹妹。

    本来这个部门只打算招五十人,结果一下子来了几百人,许多人宁愿不要薪金,也争着进来。最终绣坊挑选了一百个擅长丹青书法,精于女红的女子。

    这个部门在意的是质量,而不限数量,一幅画绣可能要绣一年、甚至好几年也不一定。但它很重要,产出的精品将代表着绣坊的品牌。

    但什么品牌效应这种话,腼腆的顾含烟当众一句也说不出来,她站在上头,对着上百女子,还没说话脸就先红了:

    这个水一样的女子,本身就充满江南特有的婉约柔美之态,她干脆把秦牧教她的那些话省略掉,直接拿起了针线给大家演示起画绣的针法来。

    “我顾家的画绣,共分齐针、铺针、打籽针、接针、钉金、单套针、刻鳞、竖戗、乱戗、盘戗、别梗、虚实、施针等十余种针法,各种针法以画面需要而定,与笔意画境融为一体。现在我就给大家先演示各种针法的技巧……”

    顾含烟一边说,一边以针线现场演示,她技巧娴熟,利用丝线不同排列呈现出不同的光感效果,以使画面光色随动随变、变幻莫测,比原作更充分地表达出江南山水的空蒙灵秀,虚缈飘逸。

    徐若诗等女子看得入神,聚集了上百人的轩厅里,只有顾含烟那柔软的吴依软语在回响。

    现在顾含烟的画绣,已是风靡天下,为达官贵人、文人雅士争相收藏,据说在苏州巡展时,那幅《青绿山水图》,已经有人出到了三万两的天价。即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