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

    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 (第2/3页)

什么损失。秦牧想了想。决定从源头上再布一子,那就是从**的五世**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身上着手。

    阿旺罗桑嘉措这边,看来要等登基之后才能着手了,总得让**各部先接受大秦的册封才行。

    秦牧来到前朝的皇极殿时,文武大臣已经在此等候。参拜之后,首先是礼部左侍郎艾南英汇报一下登基准备事宜。

    虽然秦牧有意回南京登基,但登基是天大的事,有很多事需要提前安排。

    艾南英奏道:“启奏吾王,工部郎中黄振林上奏,南京的宫殿已经基本完工,只差御花园补栽些四季花木装点即可,这是礼部覃尚书对新宫殿草拟的名称,请吾王御览钦定。”

    金銮殿有回声放大的效果,艾南英说话的声音不是很大,但能清晰地传遍整个恢弘的大殿。

    他说完将一份折子高举过顶,躬身走到丹墀前,再由韩赞周下去把折子接上来。

    各个宫殿的名称可不是一件小事,名称不但要能体现宫殿的不同功能,而且还要有吉祥的寓意。特别是南京的紫禁城是新落成,要是到秦牧登基之时,还没有名称,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。

    秦牧大略看了一下覃秋白草拟的宫殿名称,有些觉得合意,便使用了,有些自己不满意,回头想好了再改。不过南京的宫城他决定不再叫紫禁城,有意改叫大秦宫。

    艾南英接着奏道:“启奏吾王,东吁国遣使进贡大象六头,用于吾王法驾卤簿,南京礼部已接收。”

    皇帝的法驾卤簿其实有很严格的规定,比如大朝之时,要有大象虎豹之类的动物随驾,但这些由礼部议置即可,秦牧就懒得去细察了。

    “法驾卤簿之事,就由礼部参照前前规制拟定吧。不过能精简的地方,要尽量精简。大秦的威严无须通过法驾卤簿来体现;试看秦皇汉武,唐宗宋祖,他们的威仪,何曾是靠法驾卤簿来体现?

    只要咱们君臣齐心协力,把大秦治理成前所未有的盛世,使天下百姓都过上富足的生活;将士们奋勇进取,自强不息,凡犯我大秦者,虽远皆诛;

    到那时,本王相信就算没有法驾卤簿,百姓也定会致以最高的敬意,四夷也会匍匐在地,伏首称臣。”

    “吾王圣明!”

    从秦牧一番话中,百官听出了他力精图治的决心,精神都不禁为之一振,纷纷夸他是千古明君。

    “启奏吾王,臣已查过北京的馆藏,明代历代帝王的实录、起居注、以及各类典章史料皆在,可为编撰明史之依据。”

    秦牧点点头道:“唐太宗曾说过,以史为鉴。可知兴替。编修明史之事,要尽快提上日程,各位大臣以为,由谁来出任明史总编官为宜?”

    前两年满清刚刚入关,就招钱谦益等人来北京修明史,不过离成书还远得很。纵观历史,每年朝代一建立。都会立即为前朝修史,便是以外族身份入主中原的蒙元与女真都不例外。

    修前朝史之所以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,除了发挥历史的鉴戒功能、寻找治乱兴衰的枢机,以巩固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之外;

   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,易代修史也是借以证明新王朝继统合法性的必要手段。

    易代修史可以发挥时间与空间的冷却、沉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