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

    第622章 修史的重要性 (第3/3页)

淀、隔离作用,给史家提供了冷静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平台。有益于把握历史的本质和真相,意义极其重大。

    说白了,史家给本朝修史,只敢言好不敢言坏。

    而新朝给旧朝修史,就可以把前朝腐朽黑暗的一面,真实地揭露出来。证明前朝灭亡的必然性,反证新朝的合法性。

    这是新朝统治天下的重要法理依据。所以每个新朝一成立,都会赶着给前朝修史。

    秦牧问起明史的总编官,杨慎站出来,首推傅山。

    傅山傅青主对经史百家,无不精通,用他为明史总编官,秦牧觉得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不过,为了让明史修得更客观。更详细,也更教人信服。秦牧觉得有必要再加入几个大师级的人物,其中黄道周与刘宗周是秦牧比较属意的人选。

    他提出来后,司马安等人也不反对。以傅山、黄道周、刘宗周为《明史》编修骨干的决定基本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秦牧当即下旨,请黄道周、刘宗周出山修史。

    此事一了,接着是吏部左侍郎岑岭南出来上奏铨选官员之事:“启奏吾王,至昨日。臣已铨选出一百一十六名可堪任用之才,请吾王御览钦鉴。”

    选官去治理那些刚打下来的州县,这是重中之重,岑岭南把铨选出来的名单递上来。秦牧略作翻看,然后说道:“地方官员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普通百姓的福址,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,就由内阁重新审议一次,务必要确保所任用的官员是贤能的。三使司一级的官员,内阁议定之后,本王要亲自召见奏对,方可外放为官。”

    司马安与李源一同出班施礼道:“臣,遵旨。”

    秦牧接着问兵部右侍郎温惇道:“温侍郎,马永贞可曾有奏报,大同的情况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启奏吾王,根据前两日马都督的奏报,现在马都督应该已经兵临大同,至于进一步的情况,马都督尚未有新的奏报送达。”

    占据大同的姜瓖,就象一只讨厌的苍蝇,不过秦牧相信他翻不起什么大浪来。

    温惇接着奏道:“再奏吾王,蒙都督三万步骑,已经到达大宁。科尔沁部首领吴克善则引两百部众,押着何洛会、赫里,于昨日到达京城,请求觐见吾王。”

    秦牧第一个反应是:吴克善看来是火烧眉毛了。

    从科尔沁草原到北京,这路途可不近,吴克善有如八百里加急,来得如此神速,真是大出人意料之外。

    对于科尔沁,大秦是有所图的,不过也总不能让他想见谁就见谁。

    秦牧初时有意让兵部先派一个员外郎接见吴克善的,不过想了想科尔沁的情况确实太危急,可别真让巴林等部把科尔沁瓜分了才好。

    他于是对杨慎说道:“杨卿,就由你去见见吴克善吧,尽快让他接受大秦的条件,等他服软了,本王再接见他不迟。”

    “臣,遵旨。”

    *****

    ps:求推荐,求订阅,兄弟们,订阅吧,赏外面包.......

    .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qidian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手机用户请到m.qidian阅读。)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