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8章 治国理念(求月票)

    第708章 治国理念(求月票) (第2/3页)

未缺,皆有使用,只不过是主次有别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哈....这也算是人尽皆知,却又偏偏不能说的秘密吧。”

    司马凯笑道:“陛下,臣在陛下面前,言无不尽,无甚秘密可言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,少表忠心,少说多做,那才是真的忠心。”

    “是是是,陛下教训的是,臣一定牢记于心。只是.......”

    “只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臣就是想问问,陛下对儒法道三家,偏向于........臣没别的意思,就是想更好的领会圣意,以免把陛下的事办砸了。”司马凯陪着笑脸,小心地问道。

    秦牧让接过柳如是端上来的茶水,一边拨开上面的叶末,一边说道:“治国首重仁德教化,朕自然是尊用儒家。”

    大秦初立,在这个时候秦牧绝对不会去否定儒学,相反,他要借助儒家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,上下尊卑的纲理伦常来加强自己的集权。

    因为只有在高度集权的状态下,他的意志才能更好地推行下去。

    司马凯听了有些气馁地问道:“陛下,就没有别的了吗?”

    “当然有,市场经济。”

    “市场经济?陛下,这是哪家学说,臣怎么没听过?”

    秦牧笑而不语,无论是从〖中〗国古代,还是从后世各国的的经验中,都充分地印证了一点,那就是一个国家要想繁荣,就离不开一个要素,那就是市场经济。

    后世〖中〗国走过计划经济的路子,结果证明,这一套无论在哪个国家都走不通,只能走市场经济。

    “所谓的市场经济,就是尊重市场的自然规律,任其按自己的规律自行流动,优胜劣汰,官方不要过多的干涉。”

    “啊!”司马凯惊呼一声“陛下,这不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吗?”

    理论上,市场经济这个概念的源头,就出自道家。

    市场经济要尊重自然规律,这和道家的提倡的“道法自然。无为而治”基本是一个道理,强调上下若水,任其按自己的规律自行流动。尊重市场机制,官方不要过多的干涉。

    从历史上的文景之治、贞观之治来看,所用的“无为而治”正是由于遵循了市场经济的法则,所以能从废墟中迅速恢复过来,让民生变得非常富裕。后世的〖中〗国,搞计划经济。结果走了几十年的弯路。

    “可是陛下,文景之治后有七王之乱。贞观之治后有武氏乱国,这些可都是前车之鉴啊。”

    秦牧淡淡地笑道:“所以市场经济的运作,必须建立在个人的〖道〗德和社会的伦理之上,一方面要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。又要强调每个人要有更高的〖道〗德操守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明白了,这是儒家。”

    “但事实证明,所谓的〖道〗德操守,除了要引导之外,还远远不够,因为总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,是不守〖道〗德的,那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法规。以硬性规定一个必须遵守的〖道〗德底线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这是法家。”

    司马凯再次惊呼,儒、道、法三家之争。向来没有定论,历代不是偏重于此,就是偏重于彼,很难掌握其中的分寸,运行起来也总是弊病重重;

    象秦国,偏重于法家。结果民不堪命,反旗四起;到了汉初。偏重于道家,结果纲理不存,七王叛乱。唐太宗的贞观之治,看似繁华,也留下了大量的弊端。

    如果按秦牧这套治国理论:以道家的无为而治来施行市场经济,以儒家来建立社会的〖道〗德伦理,以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