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4章 驿路新政

    第1004章 驿路新政 (第2/3页)

罪可恨的重役。

    我大秦定鼎以来,陛下英明神武,整治清明,驿站之弊未显,然不及早预防的话。臣担心时间一长,终会形成积弊。

    如今内监研发司既已研制出电报来,方便快捷,边疆有军情。即时可传达朝廷;地方有灾情,随时可上达圣听,使朝廷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,迅速控制事态。

    而且电报一次性投入之后。将来花费有限,有了电报站之后,可以撤销大量驿站。每年可为朝廷省下大笔的开支。

    若是开通民用电报业务,甚至还可能给朝廷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。同时讯息快捷通畅之后,必然会带动商品更快的流通,对促进大秦的工商业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。是以,臣奏请陛下,尽快在国内架设电线,使电报尽快形成网络,以造福天下。”

    首府司马安坐在班列左首,听完儿子一番长篇大论,表面如老僧入定,心中免不了大感欣慰,还好,天子不只是一味把自己儿子当枪使,这回总算落了个好。

    电报线路的架设,不但能让讯息传递变得十分快捷,使朝廷能及时掌握各方的事态,迅速部署应对措施,还能裁减大量的驿站,节省大笔的开支。

    这样的好事,大家自是不会反对,而天子让自己的儿子来奏请,等于是送了儿子一块大大糖吃,唉,总算落个甜头了。

    司马凯所奏之事,立即引起来朝堂上热烈的讨论,大臣们各抒己见,建言献策。

    户部右侍良杨超从投入和产出方面考虑,建言道:“陛下,如果在国内大量架设电报线路,将是一笔颇为庞大的开支;臣以为一些电报线路,不妨交给民间来运作,北疆与西疆这些地方地广人稀,估计不会有民间资本感兴趣,朝廷主要将财力投到这些地方,用于保障边境通讯即可。”

    左侍郎许英杰却没这么乐观,他很直白地说道:“陛下,电报机和发报机造价低廉,倒是发电机、蓄电池、甚至还要配一个蒸汽机,加上架设的电线花费不小。后期也需要对线路进行维护。

    以投入和收益来看,南京到北京、西京、成都这些线路或许还有私人愿意投资。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密集,商品经济发达,沿线各州府之间交流频繁,经营电报业务,有望较快收回投资成本,但其它地方就不好说了。

    另外就是,电报线路漫长,穿州过县,私人经营电报业务的话,很难进行日常的维护。除非他们在沿途各县分置维护人员,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