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51章 启发

    第1151章 启发 (第2/3页)

 许英杰欣然说道:“陛下,现在纸币的信誉已经建立起来。在市场上,很多人宁愿要纸币,而不愿收银币。原因是市场上流通的银币中劣币越来越多。很多银币被人刮下银屑,有了明示的磨损,百姓担心拿了这些劣币吃亏,于是宁愿要纸币,是以,如今在市面上纸币比银币更受欢迎。基于这一点,臣以为,是可以逐渐回收银币,增发纸币的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硬通币,永远也避免不了劣币逐良币的问题,一个完好的银币,到了百姓手上,总难免有贪心的人从银币上刮下些银屑,然后把这个银币花出去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经手的银币越多,他刮下的银屑就越多,积沙成塔,总是一笔不劳而获的横财。

    你刮一点,我刮一点,原本好好的银币,就不足量了,良币就少了,都变成了劣币。

    而纸币则不存在这些问题,你撕下千万个小角,加起来也是一文不值,自然没人去打纸币的主意。

    这几年来,大秦发行纸币不总量不过两百万贯。

    这与大秦数以亿计的流通货币总量来说,占的比例非常小。

    没有滥发,加上这几年朝廷一直在力挺纸币,你可以用纸币来交纳与银币等值的税,到银行也随时可以兑换出等值的银币来。

    几年坚持下来,终于慢慢赢得了百姓的依赖。

    现在因为银币中的劣币越来越多,银行在接收银币存款时,会用精准到克数的天平把数量比多的银币过一下秤,每个银币本来是7.25钱重,你的总重是多少,那么就按总数除以7.25钱,作为你的实际存款数额。

    这样一样,拿银币去存的人往往会吃点亏。这使得很多人在交易时不愿再收银币,而收信誉好,又不用担心吃亏的纸币。

    到了这一步,秦牧也认为增发纸币的时机成熟了,于是说道:“那就这样,银行收回一个银币,就增发一个纸币,慢慢来,以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逐步以纸币代替银币流通。”

    许英杰说道:“陛下,这绝对不成问题,现在多数人来银行提款,都要求要纸币,因为纸币的数量稀少,难以满足需求,很多商人为了图方便,宁愿用更多的银币来换纸币。

    现在市面上,甚至有人愿用102个银币来换100贯纸币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是按回收一个银币就增发一贯纸币的比例施行,臣敢肯定绝对不会出问题。”

    秦牧随口问道:“那么对外贸易呢?”

    许英杰立即答道:“陛下,这也不成问题,商人出海贸易,如果需要硬通币,先拿纸币到银行兑换出银币就行了,这并不妨碍他们与外国商人交易。”

    秦牧颔首道:“与外国商人交易,不能用纸质龙币,这终究不是办法。许卿,在朝廷、日本这些国家,不是已经设立了分行吗?要在这些国家加快推动纸币流通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