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 轻轻的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地来

    第三十九章 轻轻的我走了,正如我轻轻地来 (第1/3页)

正在金宗庆脸上烧的火辣辣,内心又纠结不已的时候,唐松却已走到金刺史及方别驾座前,“但当乘扁舟,酒瓮仍相随。或彻三弄笛,或成数联诗。自然莹心骨,何用神仙为?都言这泛舟出游乃神仙般快意之事,学生原也是为此快意而来,却不曾想吃这江风一吹竟是遍体生寒,说不得只能先行告辞,还请两位大人谅之!”。

    唐松说完施了一礼后也不待答话,转身便就去了。此时江风徐来,吹动儒衫飘飘,上面的佩珂隐隐发出叮叮之声,间杂着朝阳的金光,漫天飞舞的水鸟,那一步步远去的高挑身影真有说不出的出尘清逸。

    该走的赖着不肯走,最不该走的反而走了,且走的如此洒脱。这一留一走之间,金宗庆愣是成了最好的背景,反衬出唐松洒然的名士气度。

    唐松没对金宗庆与牛承之说一句话,甚至看都没看他们一眼,却用一个最简单的动作狠狠往他们脸上掴了一巴掌。

    但对于其他那些此前跟着起哄的士子们来说,唐松此举实是为当前的场面搭了个台阶,走时话也说的漂亮。但饶是如此也让这些个襄州士林菁华们羞臊不已。

    “江风吹的遍体生寒?”,在场的人谁不是精通赋比兴,最擅长不尽之意,尽在言外的?这“江风”到底是什么风?大家心照了吧!

    金刺史今天真是有些被震动了,待唐松走出好几步之后才想着应该将他留下来,刚刚抬起手要说话时却被一边的方别驾给止住了,“便让他去吧,今天的诗会总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嘛”。

    金刺史听明白了方别驾的言外之意,今天这诗会可谓是士林瞩目,无论如何都得有始有终的办完。从这个角度来说唐松走了竟是好事,否则他若真留下来,有哪“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”压着,后面的人可还怎么提笔写诗?又该怎么品评?

    若是襄州首县的许县令在此,必然要感慨这唐松简直就是诗文会的杀手,凡是他参加的诗文会,后面注定将是草草收场的结局。

    就算他已经轻轻的走了,今天的诗会依旧逃不脱这个结局。

    唐松不曾回顾,一路下了打花橹,走在湿润江风扑面而来的码头上他悠悠叹出了一口长气,心里有着莫可明说的惆怅。

    不是为了金宗庆,也不是为了那些个自视为诗仙诗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