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金点子(下)

    第二十九章 金点子(下) (第3/3页)

繁华的曲江之滨出售,这包装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满足要求了,非换不可。

    “住在长安的遗唐使、僧人、经商的胡人不下数万之众,三月三他们也会去曲江之滨,他们的眼光也不低,尤其喜欢中土物事。”吴兢并没有回答陈晚荣的问题。

    陈晚荣明白他是在暗示自己对胡人多下点功夫,对他的用心陈晚荣非常感动,正要道谢,吴兢已经开始回答陈晚荣的问题了:“晚荣兄,我只有一点粗浅看法,不到之处还请您不要见笑。我以为应该做一个盒子,要精美别致,上面雕些花纹,花鸟虫鱼、飞禽走兽都可以,只要点缀得好就成。”

    想起在李清泉处见到的鲈鱼脍繁复而精美的包装,陈晚荣打从心里赞成这一提议。用木盒来包装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可以防止挤压,携带方便。

    这有一条生活经验,现代社会的香皂盒为什么受欢迎呢?那是因为有了香皂盒,携带香皂就更方便了。

    “真是个好主意!谢吴先生。”陈晚荣心头转动之际,已经有了一个腹案,道:“吴先生,在盒子上帖上印刷图案,可以吗?”

    吴兢略一沉吟,很是赞同道:“晚荣兄,这主意不错。不过,这图案上一定要具有您的特色,要让主顾们记住您的名字。这次,您是去曲江之滨找主顾,一旦他们记住了您,以后他们就会来找您。”

    这和陈晚荣主张的要在产品上打上名号的想法不谋而合,没想到“品牌意识”出现在吴兢身上,陈晚荣惊讶无已,搓着双手道:“吴先生,可否请您赐一幅墨宝?”

    已经见识了他写香料配方的字,要是不趁此机会讨要一幅,岂不可惜?

    “要是晚荣兄不见笑的话,我就献丑了!”吴兢欣然应允。把纸张展开,沉吟道:“晚荣兄要写什么样的字?”

    陈晚荣把印刷品放一张在他面前,道:“吴先生以为如何?”

    “陈氏化工?”吴兢瞄了一眼,眼中神光闪现,赞叹起来:“原来晚荣兄早就想好了,我要晚荣兄留名,不是班门弄斧吗?”悬腕挥毫在纸上写下“陈氏化工”四字,再另起一行写下“香皂”二字。

    笔力遒劲,结构谨严,一笔一划皆是大家风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