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四十二章 文才武略

    第二卷 发家之路 第四十二章 文才武略 (第3/3页)

相说了一会话。”

    “哥,你们见到宋丞相了?”陈再荣对宋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,仰慕得紧,一听这话眼睛瞪得老大。

    陈晚荣理解他地心情,笑道:“是呀!快说你考得如何?”

    陈再荣四下里一打量,见行人不少,道:“哥,回去说。”

    考好考坏,一句话就是了。好象陈晚荣没进过考场似的,却给他整得神秘兮兮的。不过,陈晚荣知道他必是有不能给别人听去的话要说,只得暂抑好奇心,道:“好吧。回去。”

    三人快步而去,回到郑宅。郑晴知机识趣的告退了。陈晚荣虽然相信她不会害人,让她她听听也无坊,只是她出于礼节不愿听,也只得由她了。

    兄弟二人回到屋里,陈再荣把门关上。压低声音道:“哥,这回太子真的是放手大干了。”

    陈晚荣非常惊奇,问道:“这话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哥,你知道太子出的是什么题目么?”陈再荣自问自答:“太子没有考诗书,更没有考文才,就一个题目:大唐现在有些什么时弊。哥,你想想看,这问题说大也大,说小也小。”

    这是针砭时弊。要是别有用心地人可以扣上一顶攻击朝政地大帽子,足以让人家破人亡。大得不能再大。想化小,就说是书生狂言,不足一哂,是大是小,就得看形势了。陈晚荣眉头一轩,问道:“你是怎么回答地?”

    陈再荣一昂头,眼睛放光道:“哥,我当然是实话实说了。宋大人可以上疏直陈时弊。我又何尝不能针砭时弊呢?公主权倾天下。朝臣大半入其党,皇上威权不张。天下只知有公主,不知有太子,这是国将不国的征兆呀。”

    他说得振振有词,陈晚荣却是听得头晕,这事要是让太平公主知道了,还会放过陈再荣吗?自己这个兄长,还有陈老实夫妇有苦日子过了。摊上这么一个血气方刚,书生意气十足地弟弟,真是让人无话可说了。

    陈晚荣倒不是惧怕,只是太平公主这等权贵人物一旦惹上了,轻则麻烦不断,重则家破人亡,诛灭九族也没问题。能不惹是最好,管他上层怎么斗,我做我地化工,我平头百姓的日子该咋过,还咋过。

    陈再荣一拍胸膛,安慰起来:“哥,你不用担心,这事是我做地,出了事我一个人担待,绝不连累家里。”

    连不连累家里人,不是由你说了算,得由太平公主说了算。陈晚荣摇头道:“这事我是这么看的,太子既然出这样的题目,那么他肯定是想选几个靠得住的人才,你针砭时弊,你做对了,太子对你只会赏识。就算太平公主要不利于你,太子也不会坐视不理。太子现在虽然势不如人,也不是善与之辈,这点你可以放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哥,我倒没想那么多,看了太子出的题就照实写了,下笔如有神助,一气呵成。”陈晚荣地分析有道理,陈再荣心下略安。毕竟这事关系太大,会牵累家里人,任谁都得挂心。

    陈晚荣告诫他:“要是太子挑中你了,你就做好你的事。只要有太子在,我们家就没事了。”陈再荣这么一闹,陈家和太子已经拴在一起了,想撂也撂不掉了。

    陈再荣受教道:“哥,你放心,我对太子忠心不二!”

    忠心不忠心,陈晚荣并不关心,做好本份就行,问道:“武略又什么时间考?”

    陈再荣笑道:“明天校场比武,我一定能赢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,你去好好准备。”陈晚荣把陈再荣打走,坐在椅上,翻着眼睛开始想问题了。

    陈再荣这事虽是无可厚非,只是有点血气方刚,不顾后果。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,太平公主肯定会知道,到那时,陈家的苦日子就来了,陈晚荣不能不想清楚。

   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太子早点登基,除掉太平公主,到那时陈家不仅没有苦日子过,还有“幸福生活”在等着呢。只是,这只能想想罢了,太平公主风头正劲,哪能说倒就倒。就是按照历史展,李隆基也要在一年后才能登基,又花了半年时才除掉太平公主,也就是说一旦太平公主要找陈家的麻烦,有足够的时间把陈家诛灭一百次!

    象陈家这种最平常的人家,在太平公主眼里连一只蚂蚁都不如,随时可以玉手轻轻一捏,毁掉陈家。在这一年多时间里,陈晚荣要如何才能保住身家性命呢?这才是头等大事。

    豁达是陈晚荣的美德,这事就是想到脑瓜仁儿疼也不见得有办法,干脆不去想,到时再说。是福不是祸,是祸躲不过,要来就来,来了再想办法就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