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一章 睿宗发火

    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一章 睿宗发火 (第2/3页)

?堂堂宰相,居然给从七品散官淋了一头的大粪,耻辱啊耻辱,千古未有之奇耻大辱!朕真是瞎了眼,居然用了如此无用之人做宰相!”

    朝廷要的是体面,要的是面子,崔仗着位高权重去陈晚荣府上撒野,这本身就是失策,与宰相身份不符。再给陈晚荣凌辱一通,他不仅仅丢了朝廷的脸面,还证明他无能,这样的人绝对不能再做宰相了。

    窦怀贞他们地心思灵敏,自然猜透了这点,就连太平公主也保不住崔的相位了。只是有一个问题。这宰相之位谁属?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肯定要下手,睿宗也不会放过,看来三方有得争了。

    窦怀贞他们心想生了如此大的事情,太平公主应该召集他们商议,可太平公主并没有如此做,这也太不可思议了。向太平公主看去。只见太平公主一如平常,没有任何异常。不了解她的心思,这话就不好说了,说不定,只得见机行事,她说啥就跟着说啥。

    在群臣的猜疑中,睿宗最后道:“你们都来说说,这事要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话音一落,群臣住声。谁也不敢率先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对于窦怀贞他们这些太平公主地人来说,为崔讨个公道,为太平公主争口气是应该的。可是。睿宗这话说得很有技巧,只要不是笨蛋都听得出来,睿宗把罪过归于崔,摆明了要对崔动手了。他们也不敢不把三巨头里最有份量的睿宗放在眼里,只能选择沉默。

    其他的群臣也不敢冒然说话,因为睿宗今天很不一样,大出群臣意料,谁也号不准他地心思,不敢触这个霉头。还是不做出头鸟的好。

    还是吴兢率先打破沉默:“皇上,臣吴兢以为,崔身为宰相,当知朝廷法度威严,不会无缘无故地去陈晚荣府上,这事的起因何在,还请皇上示下。”

   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,要判是非曲直,总得先弄明白缘因。群臣忙附和:“臣等附议!”

    陈晚荣却明白吴兢的用意,他已经知道这事的起因,要是真要查究起来,崔的不是之处居多,陈晚荣顶多就是给问个不遵法纪,侮辱朝廷重臣的罪名而已。陈晚荣做的事可大可小,从大了说,配边关也没问题。从小了说,罚点薪俸。降两级也就是了。

    一旦睿宗下令查究起来。一切真相当大白于天下,就算有人想为难陈晚荣也是不可能了。吴兢帮陈晚荣帮得理直气壮。

    睿宗点头道:“吴卿说地极是,先查明事情原委,分清是非曲直再议罪。刑部尚书。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出班应道:“臣在。”

    睿宗手一挥,一个老内侍拿起御案上一个黄绫卷,快步下来,来到刑部尚书跟前,把手里地黄绫卷递给他。

    刑部尚书展开一阅,脸色大变,吃惊万分地看着睿宗道:“皇上,这这这……”

    群臣看着刑部尚书吃惊地模样,却不明原委,很是好奇。

    睿宗比刑部尚书平静多了:“这是朕亲自堪问,太子手书的罪责,你念给他们听听。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应一声,清清喉咙:“各位同僚,这是皇上亲自堪问地崔正元罪状,共计二十三条,其中强抢民女五桩,霸人田产十二件,凌辱百姓妻女三桩,杀人三件。”

    光这大致情况就让群臣大吃一惊,人人脸上变色。

    睿宗趁热打铁,在御案上重重一拍,猛的站起身来,目光凌厉的扫视着群臣:“你们都给朕听好了。朕知道,纵子行凶的人绝不止崔一个,你们当中不乏其人。你们背后都有人,仗着有权有势,没少干坏事,别以为朕不知道。朕今天把话撂明了,今天这事完了,**上有屎的,自个到刑部去领罚,朕会酌情处理。若是不去,给朕揪出来,那就别怪朕不认人了!”

    他谦恭敬人,就是面对群臣,也很随和,如此说话可是破天荒的第一遭。不常火的人,一旦起火来,很吓人的,群臣无不是噤若寒蝉。特别是那些做过坏事的臣子,心里跟打鼓似地,巴不得早点结束这早朝。

    “带进来!”睿宗手一招,坐回御座。

    兵士押着两个人进来,一个是崔,一个是崔正元。崔没有着官袍,一身寻常衣衫,也不知道什么时间给睿宗扒了官袍。好在崔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,居然能保证镇定,一颗脑袋四处转动,看到陈晚荣时,眼里如欲喷出火来,恨不得把陈晚荣生吞活剥了。

    陈晚荣却是一副淡定模样,冷冷的打量着崔。这仇已经结定了,怕你个鸟?

    崔给罢官已成定局。只是没有想到睿宗下手如此之快,在上朝之前就把他的官给夺了。

    当然,心思灵敏的臣子想得到,这是在向太平公主示威,睿宗之所以下手如此之快,就是要在太平公主干预之前造成既成事实。要她想干预都没机会。

    睿宗一向决事,一是先征询太平公主的意见,二是再问李隆基,如此这般乾纲独断之事,可是他重新登基一年多来的第一件,群臣既是意外,又是惊讶。

    陈晚荣向太平公看去,太平公主一点反应也没有,还是老样子。淡定自若,仿佛崔和她没有关系似的。对她这深沉的心机,陈晚荣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