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四八 哥舒翰做先锋
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四八 哥舒翰做先锋 (第3/3页)
兵打了这么长时间,消耗得差不多了,不仅是伤亡惨重,还在于士气下降太多。
士气一盛二衰三竭,打了半天,吐蕃军队一点便宜也没有讨到不说,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,这本身就对士气的打击很大。要是他把哥舒翰的两千步兵歼灭掉的话,吐蕃军队的士气就不是衰竭,而是高涨。
可惜的是,情况并不是这样。
再者,唐朝骑兵突然出现,桑旺要想变更部署已经来不及了。
最重要的是,两军交战正酣之际,一方的援军出现,不论人数多少,都会给敌人造出巨大的心理恐慌。
不论是草原上的匈奴、鲜卑、突厥,还是吐蕃人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野蛮落后,他们打仗是有利则进,不利则作鸟兽散。
唐军骑兵阵势雄壮,人数众多,吐蕃兵士看在眼里,惊在心头,也不知道是谁发声喊“快逃”,呼啦一下,就逃掉一大片。
唯一没有人逃跑的就是禁军了,依然是阵势整齐,准备接战。禁军能成为吐蕃军队的中坚力量,的确不是幸致,哥舒翰暗中点头赞许。
“死战!死战!退者处死!”桑旺拔出弯刀,砍翻一个逃跑的吐蕃兵士。他的亲卫也拔出弯刀,砍杀逃跑的吐蕃兵。
经过他们一番努力,吐蕃兵的阵势稍振,就在这时,唐军骑兵已经冲到近前,唐军手里的弓箭发威,箭矢如雨般射来,射杀不少吐蕃兵士。
距离差不多了,唐军收起弓箭,绰起马槊,朝着吐蕃军队冲去。马槊之后是横刀,经过唐军的一番冲杀,吐蕃军队死伤不少。
哥舒翰铁了心要把吐蕃这五千禁军吃掉,指挥两队骑兵前后夹击禁军。禁军腹背受敌,体现出了良好的素质,一点也没有慌乱,一分为二,手持弓箭,对着唐军冲了过去。
吐蕃人的骑射技术不见得比唐军差,只是有一点,他们的弓箭没有唐军弓箭的射程远,还够不着唐军时,就给唐军的弓箭射杀不少,队形显得有些凌乱。
禁军在唐军的箭雨打击下,并没有慌乱,依然冲了过去。等到够得着唐军时,拉弓放箭,不少唐军中箭落马。
距离差不多了,禁军收起弓箭,绰起长矛,一往无前的冲了过去。和手持马槊的唐军轰然相撞,人喊马嘶中,两军落马者不在少数,紧接着的就是横刀对弯刀的砍杀了。
两军近身肉搏,难分难解,一时难以分出胜负。
哥舒翰当机立断,留下两千骑兵和轻步兵对付其余的军队,再调来一支骑兵对付吐蕃的禁军。就算其他军队逃走也不要紧,只需要把禁军给歼灭掉,就算胜利,还是一个大胜。
当另一支唐军骑兵冲过来时,吐蕃禁军再也抵挡不住了,阵形立时大乱。唐军气势大振,奋力砍杀,一阵凌厉的攻势之后,吐蕃禁军四散逃亡。
禁军是吐蕃军队的主心骨,禁军已经乱了,其他军队就不用说了,乱得不成样子,四散逃亡。哥舒翰指挥唐军咬住禁军不放,一定要全歼。
追击了足足三十里路,禁军已经所剩无几,完全失去了战力。
再追已经没有了意义,哥舒翰收拢军队,略一清点,伤亡不到两千,而吐蕃伤亡过万,桑旺两万军队短时间内不可能投入战斗。
至于桑旺,哥舒翰派了一队人去追击,却给他逃掉。这也不要紧,等到唐军兵临逻些城下之后,他就无处可逃了。
这一战的战果辉煌,是哥舒翰当上先锋以来的第一仗,打得非常漂亮。
哥舒翰有着过人的才智,对吐蕃人的心思推测得很准确。知道吐蕃必然会派军队来稳定牦牛河,一边派出大量的斥候,一边渡过牦牛河。
哥舒翰派出的斥候不仅仅是唐军斥候,还有吐蕃奴仆。奴仆痛恨奴仆主,唐军给他们自由,给他们财主,把他们当人看,让他们感激无已,哥舒翰交待的事情,他们自然是要完成。再加上他们对当地很熟,要侦知桑旺的行动很容易。
哥舒翰对桑旺的情况一清二楚,而桑旺却对哥舒翰一无所知,中了哥舒翰的计,大败而归也就在情理中了。
这应该是吐蕃的先头部队,现在趁机进军,必然会有莫大的好处。哥舒翰收拢军队,带着他的军队又向南推进了。
半天之后,北面一队人马飞驰赶来,正是程晓天带着不多的人赶了来。
程晓天要来应该是带着大军,不可能带着这点人马来,哥舒翰知道必有大事,忙迎了上去:“程将军赶来,不知有何要务?”
军情紧急,也不寒喧,程晓天直说来意:“大帅要我暂时替你坐镇。哥舒将军,大帅要你赶快赶回大营,说是有要事和你商量。”
哥舒翰大是奇怪:“有什么事称得上要事?所有的事情在进军之前都商量好了,我们都清楚呀!究竟发生了什么事?”
多玛一战后,郭虔瓘召集众将商议今后行止,所有的事情都商议过了,有了一致的认识,现在又有要事,哥舒翰非常奇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