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八三 大张旗鼓做水泥

    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八三 大张旗鼓做水泥 (第2/3页)

还可以用来修路。用水泥修的房子洁净干燥,宜于家居。当然了,我这次从吐蕃赶回来,是为了造水泥。皇上为何决定要造水泥呢?那是因为水泥可以用来修路,用水泥修起来地路,不是好用,是很好用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陈晚荣略一停顿,扫视众人一眼,只见个个听得眼睛直,人人专注,叶天衡嘴巴张得老大,口水都差点流出来了。

    “你们都知道,我们大唐有着良好的道路,交通便捷。”陈晚荣接着讲解:“不过,我们的道路有一样不足,那就是一到下雨天。路面就会积水,就会出现泥泞。让出行很不方便。用水泥修的路,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即使雨下得再大,顶多就是路面积水哗哗流。没有泥泞,不会影响出行,你爱怎么走就怎么走。只要你不怕雨!”

    泥泞是唐朝道路的一大弊端,即使是下了大力气的官道也不能例外。只能说比起其他道路要好些。为了解决这问题,唐朝没少下功夫。就是没有成功。一听陈晚荣说完,叶天衡他们立时炸锅了。个个兴奋不已,还带着怀疑。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:“陈将军,水泥真有这么好么?”

    “陈将军。你没说笑吧?”

    “陈将军,水泥既然这么好,那要怎么造呀?”

    议论声此起彼伏,嗡嗡不绝。陈晚荣并没有马上说话,而是静静的打量着他们。直到他们停了下来,陈晚荣点点头道:“水泥不仅好用,而且非常好用。要是没这么好,我何必向皇上上书,要皇上造水泥?你们都知道我的为人,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去做地。”

    对陈晚荣的为人,众人自然是明白,无不是暗中点头。

    陈晚荣最后道:“你们都知道,我前程不是锦绣一片,至少还过得去。要是水泥不好,我犯得着和自己过意不去么?我呆在家里,做做香水,卖卖香皂,赚些钱,那不是挺好地么?”

    叶天衡他们对陈晚荣的化工产品很熟悉,无不是大笑。

    陈晚荣脸一肃道:“我现在告诉你们一个秘密,天大的秘密。你们都记住了,这话不能说出去。谁说出,谁离开军器监吧。”

    “陈将军,你放心,我们一定不会说。”众人齐声保证。

    和他们相处这么久,陈晚荣知道他们地嘴巴牢实,保密意识不错,满意的点点头道:“皇上造水泥就是为了修路。大唐要把路修到吐蕃去,修到北地去,修到西域去。你们说,有了好路,我们在西域与大食打仗,还会因为补给不上而打不过么?”

    在这三条道路里面,修到西域的道路影响最大,也是陈晚荣最想做地:得趁中东还没有伊斯化之前,赶紧输出华夏文明,打造成“大中华圈”中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这事光是想想就让人兴奋不已,更别说动手做了,陈晚荣是兴奋不已,声调提得老高,都有些尖细了。

    一提起大食,叶天衡他们就气愤不已。唐朝并非打不过大食,只是因为道路不通,补给困难,有力也使不上,这才让大食在西域横行。若是把路修到西域去,让西域都护府获得足够地补给,后果还用想么?

    要知道,唐朝在西域只有极少兵力,和大食抗衡虽然有些吃紧,却不落下风。要是补给方便,军队调动灵活,大批援军,大量的物资运到西域,大食还是对手么?

    唐朝在全盛时间,投在西域地兵力也不到三万。高仙芝正是用两万多唐军与十来万属从队与大食在怛罗斯打了五天,还占尽上风。若不是叛徒放开侧面,给大食以可乘之机,怛罗斯一战很可能是唐朝胜。

    自从汉武帝凿空和番以来,华夏就在经营西域。但有一个共同的问题,不论是强汉,还是唐朝都很棘手,那就是去西域地道路不便,有兵用不上,使得西域老是反复无常,时得时失,成为一个历史规律。

    耿恭守疏勒,节过苏武,感动了无数人,就是非常著名的一例。耿恭仅仅以残余数十人苦守疏勒,匈奴屡攻不下。东汉并非没有强大地军队,并非没有充足的物资,是因为道路不便,运不过去,这才让数十将士陷入苦守境地。

    西域跟吐蕃一个样,穷!要是把军队派得太多了,养不起。道路不便,补给运不上来,只能选择少派兵了。兵少了,不够用,使得广袤地西域势力割据,难以统一号令。

    这一难题一直从西汉延续到唐朝,延续到近代,直到新中国把铁路修到新疆才算解决了。

    叶天衡他们对西域的情况很熟悉,要是真要如陈晚荣所说,把道路修过去,唐朝在西域的实力就会倍增,华夏文明将会传播得更远。他们就是大功臣,无不是振奋异常,齐声道:“陈将军。你快说,水泥要怎么造?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接下来要给你们说的。”陈晚荣对众人的**很是欣赏。有了他们鼎力相助,这水泥就更有把握了,略一整理思路道:“要做水泥。其实一点也不难。原料是现成的,就是石灰石和粘土!”

    石灰石,我们的老祖宗早在三千年前就在用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