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九0 合谋大计

    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九0 合谋大计 (第3/3页)

打理做药物这事。”

    “站起来!”李隆基没来由的喝一声。

    陈晚荣给他弄得迷糊了,愕然问道:“太子,你这是做什么?”

    李隆基并不回答,围着陈晚荣转了几圈。很是想不明白:“你这人是怎么了?居然连司马道长都答应跟着你一起去军器监做事。你可知道?父皇用高位,用殊礼留他,他都不应。我也想招他到东宫来供奉,他也不答应。你说,你给了道长什么好处?”

    司马承祯望重天下,想延揽的人何其多矣,上至皇帝,下至王侯,多不胜数。他没有同意。却给陈晚荣弄到军器监去了,谁会不惊奇?

    陈晚荣明白过来。笑着解释道:“太子,这也没什么好怀疑的。臣说了。要是道长答应做这件事,臣就教他更多地化工知识。他的炼丹术就会大放异彩,道长就同意了。”

    “道长一生恬淡无为,就好炼丹,你倒是会做人,投其所好!”李隆基忍不住笑了。

    陈晚荣一本正经的道:“太子,炼丹术做好了,会造福无数人,会做出不计其数的良药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对炼丹术深有了解,知道这话不假,点头赞许一句:“既然如此,你就和道长好好合计,一定要多做些治病救人的药物。”

    趁着他高兴,赶紧捞好处吧!陈晚荣知道时机来了,眉头一皱,有些为难的道:“太子,这是臣所想,只是这人手不太够。臣今儿去国子监不过挑选了一百一二十人,这远远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一百多人?你还不满足?我还以为你只能挑高疯子一人呢。”李隆基先是一通数落,接着就是:“县馆地人,一个月后给你。至于民间的童子,这要来年去了。”

    唐朝地域辽阔,县馆很多,光是这行文就需要很多时间,一个月时间是必须的。能把时间明确下来,陈晚荣大是宽慰,此番来东宫没有白费,值了!

    有了李隆基这话,军器监扩大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,铁定了!

    接下来,两人讨论了诸多细节。李隆基问得很详细,陈晚荣是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其中有不少现代科技知识,经过陈晚荣用适当地话语表达出来,让李隆基听得如痴如醉。

    李隆基的想象力极其丰富,在听了陈晚荣一通解说之后,李隆基突奇想,问道:“陈晚荣,依你的说法,军器监在方方面面都会有所突破,在庄稼上有没有新的构想?庄稼可是国之根本,要是粮食更多了,老百姓吃得饱了,这天下也就更加太平了!”

    他不提也就算了,陈晚荣差点把做肥料一事给忘了,经他一说马上想起来,很是兴奋的道为:“太子,这还用说么,当然可以啊!太子,您是知道的,要种庄稼就得要肥料,臣知道做肥料地方法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打断陈晚荣的话头:“是多养猪,还是多养牛?”

    陈晚荣在给李隆基解释道:“太子,臣这法子不是农家肥。臣知道,有些矿石,也有利于种庄稼,不过,这需要经过处理。太子,您先别急,听臣细说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原本要打断陈晚荣说话,听了这话,只有忍住的份。

    陈晚荣先是举个例子:“太子是知道的,炮弹要用硝石。硝石不也是石头么?经过处理,就有如此妙用。同样的道理,这肥份用的矿石,经过处理之后,也就变了,可以用来种庄稼。”

    在古人眼里,种庄稼的肥份要么是腐烂的植物,要么就是动物分泌物,用矿石来种庄稼,那是异想天开。李隆基原本想斥责陈晚荣妄诞,听了这话,不由得大是赞同。硝石不为人看重的东西,经过陈晚荣处理之后,就有如此大地威力,可以用于战争。那么,用矿石来种庄稼,难道真不可能么?

    细细一想,并非没有可能,李隆基也不斥责陈晚荣。想了想,道:“这又是一件关系苍生地大事,你一定要做好。我看,你今天从国子监挑走了一百多人,肯定不够你用,我决定,再从国子监给你两百人。”

    人越多越好,陈晚荣也想要,不过,却有顾虑:“太子,这事好是好,不过,他们不愿意来,强赶着鸭子上架,留得住人,留不住人呀!”

    李隆基冲陈晚荣调皮的眨巴一下眼睛,点头道:“这有何难?常言道得好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!我给他们升三级,难道他们不愿意来?”

    两级就让很多人削尖了脑袋往军器监里挤,爵位升三级,那还用说么?除了少数铁了心要做官,想财地人以外,估计会蜂涌而去。

    “太子英明!”陈晚荣大喜过望。

    这事一说定,李隆基马上就找来徐坚,和陈晚荣商量,等到商量完,陈晚荣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东宫。

    陈晚荣来到唐朝,就今天地收获最是出乎意料,有了这些人,这基础就打下了。更重要的是,这是李隆基定下地,他登基以后,对这事肯定会倍加支持,那么科技大时代已经呼之欲出了。

    陈晚荣是一路笑回去的,他所过之处,必是一长串的“呵呵”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