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二七 怒斥倭寇

    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二二七 怒斥倭寇 (第2/3页)

就急了:“陈将军,敝国

    的忠心可表天日……”

    “鬼子一边呆着去!”陈晚荣没好气的斥责道:“我们大唐君臣商议大事,你插什么嘴?这是大唐的地方,由得你多嘴么?”

    泉一郎一愣,一时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陈晚荣不去理他:“皇上,臣绝不是危言耸听,而是事实。皇上请想想吐蕃,当年的吐蕃落后,没有文字、没有农书,不是大唐襄助的么?文成公主嫁入吐蕃,带去了大量的书籍,使得吐蕃有一个飞跃。可是,等到吐蕃变强了之后,他们对大唐做了些什么呢?他们是俯称臣,还是与大唐刀兵相见?”

    吐蕃与唐朝打打和和上百年,何来俯称臣之说,睿宗眉头一拧,陈晚荣知道他心动了,接着道:“倭国居心叵测,他们所谓的和好,所谓的称臣,不过是一种手段,就是要以此来博得大唐的好感,学习华夏更多的文明,把他们自己变得更加强大。等到他们强大以后,就是第二个吐蕃!”

    小泉一郎赶紧表白真心:“皇上,敝国绝不会做这种事。

    国与大唐友好百年……”

    陈晚荣打断他的话头:“不管你是友好一百年,还是一千年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们的实力还没有上来,还没有达到足以撼动大唐的地步。皇上,您是一国之君,也是为人之父,臣请问皇上,当皇上的儿女还小的时候,他们还不会走路的时候,那时他们对皇上是不是很依赖?为了想学走路,一见到皇上就笑,张着一双小手,要皇上扶着他们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的脸沉下来了:“陈晚荣,这和倭国之事有何相干?”他也是睿宗的儿子,面子上有些挂不住。

    “太子请别急,臣马上就会说到。”陈晚荣安抚了李隆基,往下说:“等到儿女们都学会走路了,长大了,他们是尊敬皇上您,可是,他们就不会那么依赖了。”声音陡然提高:“在座的各位,多是为人之父,当知此理!”

    “道理是不错,可是,和国事何干呢?”睿宗认同陈晚荣的说法。

    “这叫规律!”陈晚荣作结了:“儿女与父母之间,毕竟是骨肉,有亲情,即使不依赖了,还是会孝敬父母。可是,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不是这样了。当倭国还弱小,还需要大唐的时候,他们就温顺,俯称臣,当他们强大了,不再需要大唐的时候,他们还会俯称臣,还会按时进贡?”

    仅睿宗结巴了,就是李隆基他们也是惊奇不已。

    说得没错,有哪一个强大了的国家愿意对别国俯称臣呢?

    没有!不可能有!

    李渊太原起兵时,那时的实力不强,为了解除北方威胁,向突厥称臣以换取暂时的安宁。等到唐朝建立后,实力强了,李渊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雪耻,唐太宗破灭东突厥终于完成了这一念想。

    唐朝这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谁能说陈晚荣说得没有道理?

    “要想让倭国永远臣服,就得让倭国永远弱小,永远不能威胁到大唐!”陈晚荣最后说出**裸的理论。

    “这这这,这有违背圣贤之道!”不少大臣马上就反对。

    陈晚荣冷笑道:“圣贤之道?皇上,圣贤之道不错,可以给倭国四书五经,儒家经典,倭国要多少给多少。圣贤之语能化育蛮夷,当以此来化育倭国,让倭国永做大唐的属国!”

    这一提议立时得到大臣们的赞同:“是呀!听说倭人纹身披,不通文理,茹毛饮血,这都是因为不通圣人之道,是该好好化育他们了。”

    儒家自有精华,不过,迂腐之言也不少,陈晚荣要的就是把倭国整成一个迂腐之国,倭国越迂腐越好。就是死光了,陈晚荣也不会怜惜。

    陈晚荣心里想的是:“娘的,这个鬼子也太恭敬了,让我要挑他毛病都找不到刺。要是他敢横,我造出坚船利炮,把鬼子给灭了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,圣人乘时,皇上是大唐的大有为之君,当有自己的处置办法,不必循先例!大唐赐予倭国农书、历书、技艺之书已经一百年了,为数不少,不能再给了,当赐以儒家经典。还有,国子监的倭国生员,应该让他们多习圣人之言,至于技艺之学,暂不向他们传授。”陈晚荣趁机跟进。

    在倭国提倡儒学,这是那些读书人出身的大臣们的愿望,齐声附和:“皇上,臣等附议!”

    一句大有为之君已经让睿宗高兴得不得了,哪有不准之理,点头道:“准了!倭国使,这次,朕就不赐你们农书、历书、技艺之书,就赐你们一万册儒家经典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……臣钦慕孔子,多读圣人之书。”小泉的额头上渗出了冷汗:“只是,敝国急需农书、医书、历书和技艺之书!”

    四书五经,圣人之道,固然有用,可是比起农书、技艺之书就远为不如了。

    万事都得填饱肚子再说!

    陈晚荣冷冷的道:“倭国使,你住嘴!你们要什么就给什么,谁是大唐的皇帝?给与不给,给你们什么,这得大唐的皇帝说了算!”

    小泉一郎有心再说,可是睿宗已经有些不耐烦了,只好打住。那些

    趁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