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十八章 出个主意

    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十八章 出个主意 (第1/3页)

    宗当众认错,如此之事,古往今来,有几个人能遇激动难已,就是陈晚荣也是眼圈红,鼻头泛酸,忍不住想哭。*

    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是未到激动时!

    睿宗把宋扶起来,道:“朕的身子不就不陪你们一起喜庆了。”手一招,段辉过来,扶着他下去了。

    望着睿宗的背影,群臣富含深情的道:“恭送太上皇!”

    睿宗今天的表现和以前的表现一般无二,仍是那般真诚,让人感动,群臣不激动都不行。

    送走睿宗,李隆基并没有就座,而是缓步下来,来到群臣中间,脸上堆着笑容,问道:“今天是元正一年开始了,这一年,叫做开元元年,你们都清楚开元的意思么?”

    “记得!”皇帝的年号是件大事,群臣哪敢不记得。

    李隆基点头道:“记得就好!朕要提醒你们,要兢兢业业,要奉公守法,要清廉自守,诸葛亮那句话‘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’,朕记在心里,也希望你们记住。”

    “谢皇上训示,臣等记住了!”

    “说完了正事,我们就来说点私事。”李隆基话锋一转:“今天是元正,朝贺完毕,就是三天休假,你们你们打算做什么?过年嘛这些事,乐乐。朕是想睡上一觉,三日后,努力苦干!”

    “呵呵!”群臣一片笑声响起。他们无论如何也是没有想到。李隆基地想法是如此地单纯。单纯得象个普通人。

    “姚崇。你说。你想做什么?”李隆基点名了。

    当朝宰相所想之事。还真有些诱惑力。群臣不由得盯着姚崇。姚崇想也没有想。道:“皇上。臣所想之事和皇上略有不同。臣是想先大醉一场。然后再美美地睡上一觉。养足精神。三日后努力公干。新地一年。大唐要做地事情很多。臣不敢懈怠。”

    没错。新地一年里。唐朝面临地问题太多。一是革除积弊。二是大规地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。积弊可是几十年地。没有数年苦功。不可能革除。战争就有两场。一是对后突厥地大战。二是和大食大打。同时进行两场战争。这对任何一个国家。任何一个王朝来说。都很困难。

    更别说。规模还是如此之大。要做地事情何其多矣。

    姚崇地想法和李隆基虽略有出入。用意却相同。就是养足精神。甩开膀子大干一场。李隆基深表赞许。问道:“宋。你地想法。你刚从广州赶回来。是不是要先回家与夫要见上一面?”

    都听得出他话里地意思,群臣没有想到李隆基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,忍住笑。

    宋一本正经的道:“回皇上,城多日未回家,是想回家。”

    这是人之常情,群臣反倒没有笑话他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“张守你的想法。”李隆基看着张守。

    张守略一思索道:“皇上,臣地想法和姚相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感慨道:“你们都想睡一觉,养足精神,准备干一场。朕既是欣慰,又是心酸呐!朕之欣慰,你们的想法都是人之常情,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。朕之心酸,如此寻常的要求,竟然要到年关才能得到,你们平日里为大唐操劳,何其辛劳?朕闻之动容。

    “为了天下百姓,为了大唐天下,我们君臣,还将一如既往的操劳,朕希望你们,还有朕把这种美好品德保持下去!”

    “遵旨!”群臣领旨。

    李隆基接着道:“年关了,你们都想着休息,朕也不担误你们时间了,这就散了吧。回到家里歇息!姚崇,张守,宋,陈晚荣,随朕来。朕有事,要和你们商量。”

    陈晚荣正准备回家,听了这话,只得跟着李隆基去了年关,没有重大的事情是不会商议李隆基如此必然是有非常重要的大事。

    来到鸾翔阁,阁里放着一盆炭火,暖烘烘李隆基招呼陈晚荣他们坐下来。

    “陈晚荣,你才成亲,是不是想着回家去见媳妇?别害臊了,我们都是过来人,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?”李隆基开句玩笑,这才道:“你们都想着休息,可是朕又把你们叫来,不能歇息,因为,有一件重要地事情需要商议。先把这个看了吧。”拿起案头一份奏递给姚崇。

    姚崇接过浏览一遍,递给宋。宋看过,递给张守。最后才转到陈晚荣手里,陈晚荣一瞧,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廉,正是哥舒翰的奏章。

    一看完,陈晚荣大是高兴,哥舒翰这才到西域多少时间,就把突骑施治得服服帖帖。突骑施是西域最重要的力量,而不是之一,拥兵自重,田仁琬他们费尽了心血都没有从突骑施那里讨到便宜,没成想,哥舒翰轻松得手,这事着实值得高兴。

    李隆基笑道:“哥舒翰一到西域,出手漂亮,把突骑施制住了。只要五万虎儿军到了哥舒翰手里,苏禄要想另作他想,也不可能。你们都哥舒翰打算向呼罗珊进军,胜算有几成?”

    张守想了想道:“皇上,臣以为哥舒翰将军的处置有欠思量。苏禄与大食和谈,这事不可容忍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