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二十七章 率军北征

    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二十七章 率军北征 (第2/3页)

说起了。

    罗斯城地处中亚地区,虽然不是唐朝

    领土,却是“中华文明圈”,这里地老百姓接受中唐朝。他们信奉佛教,在佛教以外,还有祅教和萨满教,这是当地的三大宗教。

    在唐朝,中华文明地影响范围非常广阔,中亚在其影响范围内。不要说中亚,就是近东地区也是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,若不是高仙芝在罗斯战败,若不是“安史之乱”,凭借当时中华文明在中东地区的强大影响力,唐朝进一步在西域扩张没有任何问题。

    自从古太白来了以后,强制当地百姓信奉伊斯兰教。宗教信养哪里是说改就能改的,为了让这里地百姓信奉穆斯林,古太白不惜杀人,摧毁这里的寺院。他的所作所为,自然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不满,只不过,他们敢怒不敢言罢了。

    当唐军攻入城里,古太白败局已定之际,不满就出来了,和尚也会开杀戒。

    当然,帮助唐军打大食人的还有奴隶。大食帝国其实是一个奴隶制国家,古太白从征服之地掳掠了不少奴隶,他曾经一次性掳获十万奴隶。罗斯城里就有不少奴隶。

    这些奴隶久受中华文明的影响,当然知道唐朝没有奴隶,他们自然是心向唐朝。唐军一进城,他们能不揭竿而起,策应唐军进城么?

    古太白原本想在城里和唐军打巷战,祸起萧墙,奴隶、和尚、百姓全力策应唐军,前后受敌,哪里抵挡得住,他的军队瞬间瓦解。

    由于奴隶、和尚、百姓地加入,唐军的攻城战异乎寻常的顺利。精明地哥舒翰也是过了老大一阵方才相信这是真的。

    把捷报看完,陈晚荣不由得笑了:“真是天助大唐!”

    姚崇他们也是这想法,都跟着笑了。

    李隆基笑了笑道:“如此美事,朕也没有想到。对大食的情形,我们所知还是有限,得投入更大的精力好好研究一番,然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措置。”

    唐朝在中亚的影响如何,陈晚荣也不是那么清楚,罗斯一战固然让人高兴,却也暴露出了唐朝对大食的了解不够深入,不够透彻,地确是应该好好研究。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!”陈晚荣他们不得不赞颂李隆基的精明。

    李隆基接着道:“哥舒翰已经想到这个问题了,他进入罗斯之后,把城里的图书全部收集起来,着人送来长安,不久就会到来。他如此处置固然很对,不过,朕以为光凭罗斯的图书不能让我们全面了解大食,朕还要下旨给他,要他尽可能多的收集大食方面的书籍。”

    陈晚荣眼睛放光,接过话头道:“皇上,光凭书籍,巩怕作用不是很大。可以要哥舒将军在西域高价聘请大食的学、诗人、良工到大唐来。哥舒将军说了,据他所了解的情况,大食地疆域里有好多地方是新近并入,还不稳固,要是大唐举起义旗的话,他们还有不响应的道理?这些学肯定会蜂涌到长安来!”

    唐朝对大食的了解主要是在中亚部分,至于近东甚至非洲部分,更是所知不多。要是有了这些深悉其内部情况的学,再有图书,唐朝对大食地情况还能不了若指掌?

    一旦了解了大食情况,就可以采取因应措施,这是富有远见的前瞻性措置。

    “好主意!皇上,臣附议!”姚崇率先附和。

    宋马上跟上:“皇上,臣也附议!”

    如此做地好处,是个人就明白,不需要多说,众人无不是大加赞成。

    李隆基指着陈晚荣道:“你的反应也太快了吧?当年汉高祖刘邦攻入咸阳,众将忙着收集金银珠宝,唯有萧何不取财货,而把秦宫地图书取走。这为汉高祖了解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具有莫大地意义。如今,我们也来上演这出好戏。朕马上下旨给哥舒翰,要他无论如何也要把大食的诗人、学、良工弄些到长安来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圣明!”众人不得不服气。

    李隆基接着道:“同时,还要加强监管,不能让大食了解大唐。我们能够了解大食,大食却不能了解我们。如此一来,大唐能了解大食,做到知己知彼,而大食却不了解大唐,不过是盲人摸象罢了,将来这一仗,胜算已握三分!”

    高明的策略,看得深远,陈晚荣他们又是一通由衷的赞颂之词。

    “哥舒翰还请求措置之策,朕的回复很简单,归降大唐的厚遇之,与大唐为敌,坚决彻底的歼灭!”李隆基最后道。

    归降的厚遇之,不降坚决消灭,这是从西汉开始处置外敌的传统策略,再正确也没有了,谁也不能有异议。

    姚崇接过话头道:“皇上,西域大捷固然是好事,不过,臣以为大食必然要催默啜兵。臣想,默啜地大军很快就会南下了,北地的战事已经迫在眉睫。”

    李隆基点头道:“说得没错!吐蕃一破,大食和默啜都急了。如今,西域战事于大唐有利,大食和默啜会更急。默啜一定会想,要是大唐在西域再打上几个大仗,大食说不定会和大唐讲和。到那时,大唐西域的威胁一除,必然会起倾国之兵北上,找他算帐。他的时间不多了,只有尽快拿下受降三城,把大唐赶到黄河以南,他才有喘息之机。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