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四十章 结寨阴山

    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四十章 结寨阴山 (第2/3页)

头不多,只要唐军再冲几次,就会用光。啜地心都提

    眼了,很是担心。然而,让他想不到的事情生了撤走了。

    望着撤退的唐军,默啜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,狠揉几下,这才相信是真的。

    缓攻命令已经传来,唐军这才奉命撤走,为的是给默啜收集残部创造便利。张守这一命令非常正确,突厥战败的消息传开,散居各处的牧民成群结队的逃跑。还有那些败退的突厥兵士四散逃亡,现在的河套之地,到处都有没命似的逃跑的突厥败兵,多则几千人,少则几十人,甚至数人。

    有些想着逃到阴山以北去,有些想着逃进大山里去猫着,等唐走了再出来。

    败兵分成数百上千股,在河套之地到处流蹿,虽有五十万唐军,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剿灭,让默啜把他们收集起来,再一鼓而歼之,反倒是省事得多。

    果如张守所料,默啜惊疑过后,一边派人整顿,准备迎接唐军的进攻。一边派人去招集败军,败军听说默啜还在阴山,蜂涌而至。不出两天,集结在这里的突厥败兵就有五六万,还有数十万也闻讯赶来。一时间,集结在这里的突厥口众又达到数十万,牛羊马匹不计其数。

    有了牛羊,就不愁粮草了,耗上一段时间也没有问题。

    兵势稍振地啜立即派点去攻打附近的道口,却给唐军杀得大败。唐军不仅在道口加强了兵力,附近还有军队巡逻,就是不来攻击他们,这让默啜大是奇

    又过了三天,默矩带着三万败兵了。此时的默矩不再是南下时那般生龙活虎,他的左膀没了,气色不好,奄奄一息。

    紧接着咄悉匐率着两多败兵到来。一见咄悉匐,默啜就把他拉到没人的地方问道:“左厢察,唐军为何不攻我们?他们是这是耍什么把戏?”

    咄悉匐脸色沉重,仍是实实说,道:“可汗,唐人地心思狠毒,他们是想要可汗把余部召集起来,再一鼓而歼之!”

    啜脸上变色,咄悉匐接着道:“曹操征西凉,大张旗鼓,却缓缓进军,为的就是让西凉尽可能的把军队集中,他好一战而定,省去分散清剿的麻烦。唐人用的就是这计。若是可汗不把军队收拢,散在各处,唐军要想清剿干净,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可我没办法,只能收拢!”默啜额头上渗出了汗水,不住敲额头。

    “这就是唐人地高明处!”咄悉匐叹息一声道:“就算可汗明白唐人的用心,还是得收拢!”

    这话说得很对,默啜要是不收拢军队,他连一点机会也没有。收拢军队,虽有给唐军一战而歼灭的风险,还可以拼一阵子,总比没有一点还手之力强得多。

    默啜不由得叹口气,以商量地口吻道:“左厢察,我是想把军队往西撤,向铁山方面撤退,你以为呢?”

    咄悉匐想了想,道:“我派人打听过了,铁山方向有五万唐人的精锐骑兵,我们要是离麓,只有给他们屠杀的份。我们新败,虽然兵势稍振,可是战力不比先前,士气低落,无法与唐军的骑兵对抗。”

    突厥人自小在马背上长大,骑射精熟,他们引以自豪。然而,唐军地骑射技术并不在他们之下,就是相同条件下的对等厮杀,唐军也不比他们差。更别说,唐军还拥有精良的装备,良好的训练,丰富的作战经验,高昂的士气。

    正常情况下,五万唐军骑兵完全可以抵挡十万突厥大军。黑山之战,程务挺用三万唐军大破后突厥十万之众,那是一比三地兵力对比。现在突厥新败,默啜就是把所有的突厥军队派上去,也是打不过五万唐军。

    “东边呢?”默啜右拳握得很紧,都有些青了。

    “也是五万精锐骑兵!”这还是现地,没现的有多少呢?咄悉匐地回答,让默啜的心凉透了。

    “道口拿不下来,铁山去不了,东边也没把握,我们现在该怎么办?”默啜真地是没办法了,不得不向这个善于想问题的弟弟求助了。

    咄悉匐沉吟了一阵,道:“办法也是有的,只是,可汗不能行之。”

    “能不能行,你得说出来。你是我的弟弟,你说得对也好,错也好,我都不会怪罪你。”默啜真的是无法可想,要不然绝对不会如此说话。

    咄悉匐眼里含着热泪道:“利可汗当年给围在阴山,曾经向天可汗归降,未加以戒备,这才给李靖以可乘之机,给他冲到大营来了。”

    李靖夜袭阴山之前,利可汗因为东突厥内部矛盾重重,他难以为继,就派人向唐朝乞降,唐太宗派了唐俭前来阴山谈论投降事宜。李靖和李商量,两人一致认为应该趁利观望之际,彻底解决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李负责切断利的退路,李靖负责端他的大营。从政治上来说,象这种情况下,一般不会采取行动。再,李靖选在大雨天气进攻,完全出乎利可汗的意料,当他得到消息时,又误判唐军机动性强,李靖敢亲自前来,一定是唐军的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