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三章 未来科技

    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五十三章 未来科技 (第2/3页)

    陈晚荣眉头一轩道:“梁大师

    不服气。等这事商量好了,我再给你说几样东西,为何不能去了。我看,这事就刘师傅跟我去西域。西域要打仗,我处理的事情多,得有个帮手不是?刘师傅年纪挺合适,尤其善于管理,我们这次去,主要是给军队打造兵器,有刘师傅在,我就省心多了。”

    “陈将军,你煞是英明!”刘怀德兴奋得差点蹦起来。

    对这一决定,众人是无话可说,只得依准了。

    陈晚荣道:“刘师傅,这事,你得多费点心,挑选一批年富力强,精明过人的人跟我们一起去西域。”

    刘怀德拍着胸脯保证道:“陈将军请放心,我一定办好!”

    陈晚荣手指在桌上轻击道:“这次去西域,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回来,也许是一年两年,也许是三五年。我可不能让你们太闲了,得多给你们点事情做。我离开长安的时间不长,你们已经取得如此进步,让我很是惊讶。我认为,我们应该集中顶尖的人才,来进行理论研究了。要是没有理论,现在军器监固然盛极一时,也难以持久。”

    “我赞成!”叶天衡先表态:“我们从小友处所得不少,不过,我日益感到仍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,是该集中最优秀地人才来做这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贫道也没意见!”司马承祯附和道:“自从做化工以来,贫道感到贫道所知不过是沧海一粟,还有很多东西是贫道不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众人一个接一个地态支持,陈晚荣大是高兴道:“你们都支持,我就放心了。在科技大学里开设实验室,给他们提供一切便利,让他们放心去研究。”

    “没问题!”众人异口同声的回答。

    陈晚荣接着道:“理论研究是一部分,还有一部分事情要你们去做。当然,主要是梁大师的事情。梁大师,蒸汽机做出来之后,我们就要研究如何使用的问题。不用怀疑,蒸汽机的使用非常广泛,采矿、做工、修房造屋都要用到。在这之外,还有一个地方要用到,其效用乎任何人地想象,可以用来做蒸汽机车。”

    “何为蒸汽机车?”众人有些迷糊。

    陈晚荣站起身来,道:“我这就给你们解说一下。”走到墙边,把木板挂起来,拿起木炭,道:“大唐的交通一直很方便,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。不过,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,要是把一百万斤的货物运到长安,哪种方式最好?”

    “这还用问么,当然是船喽!”众人齐声回答,很是轻松。

    陈晚荣点头道:“用船是一种很好地选择方式,不过,请问一下,需要多少只船?假设是从应天开始,运到长安需要多少时间?”应天是现在的南京。

    叶天衡略一估算道:“一般的船一次只能装三四千斤,一百万斤的话需要三百来只船。逆流而上地话,差不多要一个月吧。二十天肯定是要的。这还要是风平浪静,要是遇到狂风巨浪,时间还得延长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以最大能力来计算的。”陈晚荣点头肯定一句道:“每艘船需要一个做饭的,五六个水手,一个掌舵的。要是遇到不好走的地方,还需要纤夫拉纤,光这一百万斤就需要投入千多两千人力。我没夸大吧?”

    刘怀德点头道:“没有,没有!这是按最好地计算呢。”

    陈晚荣继续道:“要是有了蒸汽机车,运一百万斤东西到长安,只需三到四车。每一车上的人手不过三五十人,总共不过一百二三十人。最重要地一点,要是从应天运往长安的话,不过三五天时间罢了。你们算算,要是有同样地人手,在同样的时间里,该运多少?”

    在古人地眼里,一辆两马牵引的马车不过运一点五吨罢了。一只船也不过运三五千斤,这已经是极限了。除非用大型楼船,不过,大型楼船造价太高,主要是用在军事上。

    照陈晚荣这么一算,相同的人,相同的时间,可以运上千万斤,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,众人的眼珠一下子瞪出来了,个个一脸的惊讶。

    陈晚荣的计算是最保守的,按照现在火车的运量来说,南京到西安不需几天,只需要十几个小时。其运载量大得太多,一车匹按四十节车厢计算,每节车厢以四十吨计,一车匹就是三百二十万斤了。

    现在火车的运载量,完全开足的话,远远不止这个数。

    陈晚荣是考虑到蒸汽的牵引力有限,蒸汽机车的运力不能与现代火车相比,进行的是最保守的计算。就是这样,仍是足以震惊在场的任何人。

    把他们的吃惊模样看在眼里,陈晚荣斩钉截铁的道:“我说的全是真的,没有一点夸大之词。梁大师,你现在知道你肩上地担子有多重了么?”

    梁令瓒喉头有些干,很是生涩的道:“我明白了!我不明白,这蒸汽机车是怎么造地?”

    “蒸汽机车是怎么造的?”众人齐声问道。

    火车是怎么造的,陈晚荣也不清楚。不

    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